2021年05月28日
第03版:03

“乐器痴”李治江:

小院唱大戏 百姓乐开怀

本报通讯员 毛长林 本报记者 贾世峰

李治江和他的宝贝乐器

村民们聚到李治江家唱大戏

“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5月22日下午,泊头市文庙镇文庙村一个普通农家小院,传出了高亢激昂的京剧唱腔和铿锵悦耳的京胡伴奏。每逢星期六、星期日的下午,村里的戏迷们就到李治江家吹拉弹唱,过把戏瘾。

发起人是个“乐器痴”

今年77岁的李治江,是一位退休老教师,也是文庙中老年娱乐中心的发起人。

“我从小就喜欢乐器,京胡、二胡、笙、笛子、管子、唢呐、巴乌、葫芦丝等十几种乐器我都会演奏。我还自己盘笙、蒙京胡和二胡,演奏的时候特别快乐。”李治江说。

提起李治江,十里八村老少都知道,大家叫他“老戏迷”“乐器痴”。年轻时,他曾在泊头市(交河县)京剧团工作,剧团的所有乐器他都爱学。后来京剧团解散了,他被分配到泊头市(交河县)广播站,随身携带京胡、二胡等乐器,每天在宿舍为工友们演奏。1976年,李治江调到文庙中学任音乐教师。任教期间,他不但教学生唱歌,还唱京剧。同时,他还教学生识谱、演奏各种乐器。

李治江还会维修、调音。他多次到齐桥镇东毛三庄村的祖传张家鼓厂请教,制作了蒙京胡、蒙二胡的专用胎具。他蒙的京胡、二胡不但音质好,能达到专业标准,还耐用。泊头、东光、阜城等地的票友,很多到他这里来蒙京胡、蒙二胡。还有人找他维修乐器。齐桥镇金庄子村的金树山有一盘笙是D调,不适合京剧伴奏,他用了一天的工夫把笙改到E调,金树山高兴极了。

自家院里建起娱乐中心

2004年,李治江退休。他居住的文庙村是个大村,1976年,村里曾排演评剧《红灯记》,参加了泊头市(交河县)的文艺汇演。村里有不少戏迷,几个“老戏迷”经常到他家让他伴奏,唱几段京剧过把戏瘾。

“干脆建个中老年活动中心吧。”李治江决定为大家提供娱乐场所,地点就在自己家。一开始,只有本村的五六个人常来玩儿,过了一段时间,附近村村民们也过来,最多时有20多人。大家商定,每星期六和星期日下午集合,一晃就是17年。

中老年娱乐中心的乐器都是李治江买的,大家又集资买了一套音响。每到集合的日子,李治江的老伴儿就负责后勤——拾掇场地,安排桌子凳子,沏茶倒水……老伴儿忙个不停,从不嫌麻烦。“爸爸,大家都来了,你还是放心去照顾他们吧,这里我自己就行。”就是在李治江儿子盖楼房打房顶的关键时候,他也不忘这些戏迷们。儿子的支持,让李治江心里更踏实了。

村民唱出了精气神

虽然这个业余戏班里大多是上了年纪的村民,他们对于戏曲这项传统艺术的喜爱始终没变。乐器声一响,每个人都投入其中。

为了提高演唱水平,他们还和泊头市里的京剧社、南皮县的京剧社进行交流演出,相互切磋技艺、共同提高演唱水平。

文庙中老年娱乐中心成立十几年来,不但能演唱多出折子戏、“梅尚程荀”各派的经典唱段80多段,还能演出各种新老歌曲100多首。

“俺从小体弱多病,经常头晕,现在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头也不晕了,精神焕发,身体倍棒!”62岁的村民罗福霞说,由于有了这个娱乐中心,村民们聚在一起非常开心,也有了精气神。

京胡操琴手姬殿西今年87岁了,每次集合不光拉京胡伴奏,还一定要唱段京剧,声音洪亮清脆,精神头十足。

这正如李治江自己撰写的一副春联中说的,“国粹歌曲唱出心情快乐,笙管笛箫齐奏夕阳幸福”。

2021-05-28 本报通讯员 毛长林 本报记者 贾世峰 “乐器痴”李治江: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3665.html 1 小院唱大戏 百姓乐开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