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31日
第05版:05

小小“药童”来采药

本报记者 祁 洁 摄影 傅新春

一到周末,沧县神然生态园便迎来大批小游客。孩子们来这儿并不单纯是来玩儿的,而是奔着大人口中神秘的“中药材”来的。

一下车,背起小竹篓,孩子们便开始了“采药”之旅。“处处都是杂草,怎么也看不到中药材呢?”没等神然生态园负责人孙良君“揭秘”,队伍中的一个男孩满脸沮丧地说。

“孩子们,中药材都是与杂草共生的,这才符合它们原始的生存环境。看,这棵就是鹅绒藤,它可以清热解毒、消积健脾。”孙良君随手从草丛中拔出一棵介绍着。

看似平淡无奇的杂草,经孙良君一解释,却都是珍贵的中药材。这棵是紫花地丁,可以清热解毒;那一片是救心菜,也叫“金不换”,能活血化瘀;那边是罗布麻,可降血压、血脂…… “没想到薄荷有淡淡的清香。”“原来野生爬山虎也是一种药材。”孩子边听边点头,时不时地摘几片叶子放入篓中。

熟悉了园中中药材的名称和功效,接下来开始动手制作香包。坐在桌子前,孩子们纷纷把采摘的中药材倒了出来。“薄荷和金银花搭配,明目提神。”“我想再加几片艾叶,能不能从你那借几片。”孩子们饶有兴致地制作着。

“孩子们,咱们园子里种植的中药材都是药食两用的,展柜中摆放的这些面条、茶叶,也是用园中的中药材制作的,接下来咱们就用中药材做面点。”孙良君的一句话,又提起了孩子们的兴致。

择叶、榨汁、和面……转眼间,小小面团变成了憨态可掬的小猪、瞪着眼睛的小青蛙,还有他们笑称的“四不像”,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忙得不亦乐乎。

小小“药童”来采药,传统文化记心间。在当前国家提倡传承中医药文化的背景下,孙良君把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和休闲旅游结合到了一起。如今,已有100多种中药材相继在神然生态园中扎根。“通过研学体验,能让孩子们切实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孙良君介绍说。

2021-05-31 本报记者 祁 洁 摄影 傅新春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3817.html 1 小小“药童”来采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