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洋 董艳敏 刘勋丰
近日,位于沧县仵龙堂乡舞龙管道装备工业园内的河北大东管道防腐保温工程有限公司一派忙碌,3PE、直管等车间内,工人们在认真进行着手头作业。据了解,“大东”是国家电力、热力、石油、石化物资定向采购单位之一,主要承接热力公司、集中供热、水电建设、石油化工行业所需的各种保温防腐管道及管道配件,目前是省级科技型企业,也是工业园区中的骨干企业。
“我们是2010年落户到这里的,企业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一直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其中,2019年的效益更是达到了历史最佳。”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有所好转,企业内所有人员都铆足干劲,提前做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销售旺季,有信心再次在今年创造新的辉煌。
“大东”的信心,正是来源于其所在地仵龙堂乡党委、乡政府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仵龙堂乡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省委“三重四创五优化”和市县工作要求,大力实施“三三五”工作思路:以建设经济强乡、文化名乡、生态新乡“三乡战略”为统领,以开展舞龙管道装备工业园、八角井“旅游+”示范园、再生胶循环产业园“三园同建”为重点,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提速、生态环境提质、党建工作提标、社会事业提档、平安建设提效“五提工程”,突出关键引领,加速跨越赶超,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进位升级,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吃透“上下情”
“三乡战略”同发展
仵龙堂乡地处沧县东南,距沧州主城区仅20公里,东临“中国弯头管件之都”孟村回族自治县。区位条件明显、交通便利,是这个乡发展的重要优势。
“乡村发展同样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我们不仅要吃透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县一系列工作要求的‘上情’,也要吃透自己实际情况、群众所需这样的‘下情’,力争乡村发展之路有的放矢。”
“仵龙堂乡坐落在沧盐路边,这条公路将孟村、盐山等地‘串联’起来,‘弯头’‘管件’等标签元素随处可见。近水楼台先得月,管道装备产业在咱们乡同样大有可为。”
“乡里的八角井有1500多年历史,有着厚重的人文因素,在当地群众心中有着极深的分量。”
“群众对幸福美好的生活、对优美人居环境的需求始终不变。”
……
经过大量仔细调研考察工作,仵龙堂乡党委理清自身发展思路,确定了建设管道装备产业强乡、打造八角井文化名乡和建设美丽宜居生态新乡这“三乡战略”,力争提升全乡经济社会综合实力。
其中,仵龙堂乡在今年更是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目标、相关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围绕管道装备优势产业,狠抓招商引资,培育规上企业,力争今年全乡管道装备企业数量发展到60家,年产值突破20亿元,上缴税金4000万元以上;深挖八角井文化底蕴,搭建文化支撑平台,抓好八角井“旅游+”示范园相关产业规划建设,唱好集体经济发展戏,带动乡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大发展;同时,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加大排污督查力度,保护碧水蓝天,建设生态宜居新农村。
“三园同建”
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增活力
如果说“三乡”是仵龙堂乡发展的战略目标,那么“三园”则是全乡发展的重要载体。
而这个“载体”去年就助仵龙堂乡交出了漂亮的“答卷”——全乡全年完成财政收入81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18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7亿元,培育规上企业达到17家,产值17.7亿元;新上超5000万元项目8个。其中,亿元项目5个,将经济强乡与历史名乡的招牌擦得更亮。
在舞龙管道装备工业园内,去年积极服务投资1.02亿元昊鼎机械防腐管道、投资5100万元鑫恒诺声测管、投资1.02亿元利宁废钢铁等项目;重点培育渤海重工、大东管道等11家企业梯次发展,强化龙头骨干企业引领;投资200余万元修建环园区主干路、安装路灯、两侧绿化带等配套设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目前,工业园已纳入沧东经济开发区托管,并积极对接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努力打造集科研、制造加工销售、物流、服务于一体的管道装备产业基地,有力带动乡域经济的崛起发展。截至目前,全乡管道装备生产企业共有58家,其中规上企业10家,涌现出以渤海重工、大东管道为龙头的一大批骨干企业。去年,仵龙堂乡财政收入中,一半来自舞龙管道装备工业园企业的纳税。“舞龙”取“仵龙”谐音,真正起到了“龙头”效果。
八角井,又称八角琉璃井,建于北魏时期(公元471年),井呈八角形,直径约4.5米,青砖砌壁,每边长3.9米。据《沧县志》记载:因名为仵清池,今池西新村曰仵龙堂。据介绍,古时候,八角井是百姓用来乞求雨水用的,在周边百姓心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是仵龙堂乡的文化“符号”。而位于沧盐路上的八角井文化公园,现在已成为沧州百姓、京津游客的网红打卡地。在油菜花里拍美照,到旁边的大棚里采摘新鲜的甜瓜,一睹千年古井的风采……八角井“旅游+”示范园中,去年投资200余万元进行八角井二期工程建设,修建植物园、龙形水系、龙池沟沿河景观带等设施,看井观亭赏花成为十里八乡休闲新时尚,全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今年,乡里多方筹资1000万元建设五龙祠文化展馆,周边流转200亩土地建设农业观光示范园,把八角井文化公园打造成集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文化名片。
再生胶产业,是仵龙堂乡的传统产业。不过早年间生产设施简陋,管理粗放,厂院里更像是废品回收站。在国家绿色经济发展战略下,这一产业发展格局曾与环保要求、人民群众健康相悖而行。乡领导班子下定决心要实现这项传统产业的涅槃重生,促进产业改造升级。乡里召集相关企业负责人,讲明升级改造的必要性,并要求企业负责人写下“自愿整改保证书”。随后,鼓励企业实施节能改造和清洁化改造,建设一批绿色工厂,打造一批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培树典型标杆A类企业。设立园区环保监察大队,聘请5名专职环保巡查员,开展全天候巡查,杜绝偷排、偷放现象发生。目前,再生胶产业基地占地面积400亩,年加工废旧橡胶60余万吨,在逐步打造全国北方重要的再生胶加工基地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了再生胶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扎实推进“五提工程”
确保各重点项目落到实处
今年,仵龙堂乡将在做好“三园同建”的基础上,继续以“三乡战略”为目标,重点打好项目建设、生态环境、基层党建、社会事业、平安建设五大攻坚战,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在项目建设提速工程中,今年在舞龙管道装备工业园中,继续积极谋划,推行“1+2”建设模式,在不断完善当前1个园区的软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建设2个新片区。2个新片区分别位于渤海重工附近和新京沪高速沧州南口,积极引进上亿元投资项目、规上企业,打造科技园区,以科技为引领,带动支柱产业提档升级、跨越发展。依托此载体,全乡还将全面开展招商引资,继续实施“135”小巨人计划,引进培育一批产值超1亿元、3亿元、5亿元的重点企业,力争2021年新上5000万元以上项目7个。其中,亿元项目2个,为乡域经济发展增添生力军。
在生态环境提质工程中,全乡筹资继续加强再生胶产业基地道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建设环保中心视频监控室,逐步建立再生胶减污降耗长效机制。加大巡查监管力度,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持续开展秸秆禁烧、散煤治理、企业错峰生产巡查,搞好绿化美化,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在党建工作提标工程中,乡里实施“东西带动、中部突破”党建示范区战略,重点打造李家铺——三卷子东部五星片区、前后唐西部六星片区、前后仵田园观光农业示范区,带动全乡党建上水平。依法完成“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推动各项村务规范高效运行。
在社会事业提档工程中,一方面,投资3400万元加强东后屯、西后屯、王官屯等11个村农田道路、水利等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农田丰产保障;一方面,积极推进投资577万元四期乡村路网施工,涉及10个村,总长8.81公里;完成投资2000万元王官屯中学教学楼、何官屯幼儿园招投标及建设工作;做好防贫返贫动态监测,加大帮扶力度,防止脱贫户返贫和边缘户致贫,突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等带动作用,持续巩固脱贫成效。
在平安建设提效工程中,将全面排查解决各类矛盾隐患,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大力整治违法占地,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维护全乡和谐稳定局面。
勠力同心向前进,奋楫笃行启新程。仵龙堂乡党委、乡政府将继续以“严细深实快”的工作作风,锲而不舍抓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以昂扬之气、奋进之势、磅礴之力,实干苦干、大干快干,开启“十四五”乡村振兴新征程,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