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12日
第02版:02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

本报记者 鲁 萍

解巨胜指导工人开甲。

初夏,献县高官乡连方成片的枣花香沁人心脾,成方连片的3000亩枣林,成为近十年来献县、沧县地区少有的枣业繁荣景象。看着这情景,西高官村解巨胜内心沸腾起来:沧州小枣的甜蜜事业也许又重新红火起来。

献县高官红红枣种植专业合作社董事长解巨胜,能在沧州枣业种植陷入困境中逆风直上,缘于2007年他偶然发现了一株特殊的枣树:成熟期比普通小枣晚半个多月,恰好避开雨季,且果实大而甜,皮厚、坐果结实。有了这株枣树,解巨胜不停嫁接、繁衍,从“一棵树”演变出“一片林”,从个人种植到“合作社+农户”,为带动整个产业复苏找到一条可行之路。

如此特殊的枣树,到底是什么?解巨胜不断求索,翻阅典籍、访老枣农,他发现这株特殊的枣树实际上是早已濒临灭绝的红枣古老品种:仲思枣。古老的历史遗存留住了火种,解巨胜重新点燃这火种,红火枣业又呈燎原之势。

溯源:古老仲思枣点燃产业希望

年近50岁的解巨胜,提起沧州“金丝小枣之乡”的美誉,深感遗憾和尴尬。

高官乡有着悠久的金丝小枣种植历史,但十几年来,和沧州地区其他小枣产地一样,陷入困境:每逢小枣进入上糖期,即将成熟,便遭遇连阴雨。小枣浆烂发霉,枣农们一整年的辛劳付诸东流。大片枣林被弃种,大量枣树被砍伐。解巨胜家的枣园,也面临这样的厄运。

一次偶然的机会,解巨胜发现了一株特殊的枣树。与一般金丝小枣树相比,树冠粗壮、树叶宽大,结出的果实也更大更甜,皮厚抗风,关键是成熟期比金丝小枣要晚上半个多月,正好避开了连阴雨季。

成熟的小枣鲜时呈暗红色,油光发亮,脆爽多汁,甘甜无比;制干后,纹路细腻,果肉紧实,剖开后能拉出长长的金丝。

这特殊的枣树到底是什么品种?“我见过上百个枣树品种,这个真不知道。”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刘孟军通过取芽比对DNA,认定这是一棵小枣树,并取名“雨帅”。

面对这棵特殊的枣树,解巨胜一直不断求索。他拜访老枣农,得知村里曾经有一片数千亩大的枣园,当时种的品种叫作仲思枣。这个名字来源于培植它的主人——南北朝时的刘仲思。刘仲思对枣树情有独钟,经过7年时间培育出了这个新品种,素有“仙枣”的美誉,隋朝时仲思枣曾作为贡品流誉天下。

解巨胜翻阅典籍,在网络上查找信息,“仲思枣形如大枣。长一二寸,正紫色,细文小核,味甘。”《本草纲目》如此记载。解巨胜盯着盘子里的“雨帅”,尺寸、颜色、外形,竟和古籍中记载的如此相似。

这株与众不同的枣树,就是仲思枣!解巨胜激动得眼里泛着光,终于破解了这棵枣树的秘密。这株古老的枣树遗存,穿越了上千年,在沧州小枣种植跌入谷底时,为整个产业带来曙光。

“仲思枣比金丝小枣个大,肉厚,完胜新疆枣。”解巨胜自豪地说,新疆枣糖分高,不宜做食品,高温加热后就化了。可咱这仲思枣,属于小枣,纤维丰富,口感和营养价值更好。从来没有种过枣树的解巨胜,下定决心把下半辈子的时间全给枣树,期待着曾经枣园丰收、百姓欢颜的日子能重新回来。

繁衍:一片林背后的坚守

每天,天刚蒙蒙亮,解巨胜便要到他那3000亩枣林里去转转。这些枣林遍布献县高官乡的4个村庄,包括西高官村、陈高官村、后孟村、支家务村。现在正是枣树开甲的关键时候,他那颗心全拴在了枣树上。解巨胜特意买了辆小电动汽车,方便在乡间村路上穿行。

解巨胜是西高官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还是远近闻名的种植能手。“年轻时没种过地,现在倒天天往地里跑。”解巨胜年轻时做买卖、做熟食、开超市,后来开厂子,做果品加工机械,做得有声有色,可就是没有种过地。

自从发现了这株仲思枣树,解巨胜便一头扎进了枣林。他一边四处学习枣树种植技术,一边流转土地。2014年、2015年,他总共流转了3000亩土地,全部种植枣树,嫁接仲思枣。

流转土地和雇佣工人的费用,一年就得上千万元。“有那厂子赚钱,咱赔得起,只要能把这仲思枣种好了就行。”在外人看来,挺精明的解巨胜这次是干了赔本买卖。“桃三杏四梨五年,想吃白果一百年。”果树结果都有自己规律,新嫁接的枣树能结枣,至少要三年以上,解巨胜这几年内根本没什么效益。

解巨胜嫁接仲思枣的第一年,做好了干赔的准备,但没想到几场大风吹得他垂头丧气。费劲嫁接好的枝芽细嫩,经受不住大风呼啸。这一年风多且大,把解巨胜吹得心灰意冷。

转过年来,和强风斗争过的枝芽逐渐壮实起来。同时,解巨胜也有了经验,将竹竿和细枝用铁丝捆绑起来,确保大风来袭之际,枣树也能依然坚强。接下来两年,抗击了天灾,斗过了虫害,解巨胜的枣树终于结果了。但长出的新枝比较细,再加上仲思枣得有两三个金丝小枣那么大,好多树枝又都压断了。

“总算有成果啦!”尽管困难重重,但解巨胜看到一颗颗硕大的红枣挂满枝头,心里的阴霾一下消散了。这个收获季,60棵枣树收了2500公斤小枣。更让他激动的是,130克枣就卖到了7元钱,这可是曾经一公斤金丝小枣的售价。

核完账,解巨胜干劲儿更足了。“技术不行,就学,没有学不会的。”解巨胜到黄骅、沧县等地学习种植技术,除了种小枣,种玉米、小麦他也学。刚嫁接的枣林里,解巨胜种上小麦、玉米,这叫枣粮立体间作,为的是能有更多回报。解巨胜算计着把粮食种好了,也能弥补点费用,可上心了。因此,他种植的小麦穗大、玉米棒槌粗,他倒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植能手了。

解巨胜把从外边学来的本事,回来再教给工人。可他发现这样的种植模式并不能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于是,解巨胜成立献县高官红红枣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为社员提供技术服务,并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这样一来,大家种植小枣收入有保障,小枣种植在高官乡开始复苏了。

到了2020年11月,仲思枣终于大面积成熟上市。3000亩枣林10万棵枣树,年产红枣350万公斤。85户合作社社员又重新因为甜甜的红枣喜获丰收而鼓起腰包、笑容满面。仲思枣给沧州小枣产业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这一年,仲思枣年产值突破2000多万元。

生机:保鲜秘方解锁传统枣业新生机

产业能做大,关键是销路。解巨胜的精力一边放在种植上,一边研究市场。

解巨胜发现,尽管仲思枣属于小枣系列,但不适合制干,更适合鲜食。“因为制干后,枣型并不漂亮。难道只能卖鲜枣?”仲思枣既可生吃,亦可包粽子、做枣泥。但与风头正盛的新疆枣竞争,还是差个“一招鲜”。

解巨胜一筹莫展之际,妻子掀开蒸锅,淳淳的枣香扑面而来,给解巨胜带来了灵感。“就做蒸鲜枣!”

蒸鲜枣关键的技术在于保鲜和安全。解巨胜做过熟食,对食品制作有经验。蒸锅里加上水,红彤彤的仲思枣颜色逐渐变深,40分钟以后香气扑鼻,沥干水分就可以食用了。枣皮易剥,肥厚、甘甜的枣肉带着沁人心脾的香气,满足了味蕾。蒸鲜枣营养成分中,维C含量高,有美容养颜、增强抵抗力的功效。

好吃的蒸鲜枣,能成为百姓手中的零食吗?“绝对不能放防腐剂!”解巨胜继续探索,他借鉴醉枣制作工艺,将蒸好的鲜枣在白酒里过一遍,封存在坛子里看什么时候能放坏。三个月、半年、一年,拿出来吃都没问题。

后来市场反馈,有人不喜欢酒味,解巨胜又重新琢磨。“原来做肉类熟食,铝塑真空技术可以保证食品存放1年。不如试试这个吧。”解巨胜按照蒸枣个头大小,分别有四个、两个、一个包装的。最终试验结果,铝塑真空包装完全可行。与此同时,解巨胜利用天猫、拼多多、快手等电商平台推广,并实现沧州出产的仲思枣出口。

金丝小枣是沧州的一张名片,解巨胜要重新擦亮它。如今的献县高官乡西高官村及附近村,枣花飘香,乡亲们盼望着又一年的丰收。

2021-06-12 本报记者 鲁 萍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5552.html 1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