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16日
第07版:07

乡村振兴 小河村旧貌换新颜

崔 娜 张 一

近几年来,献县段村镇小河村党支部坚持“包容、务实、和谐、提升”的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培树典型,以点带面,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被沧州市委、沧州市人民政府评为“市级文明村”。

小河村位于段村镇东南部,因依古洋河而居故取名“小河”,至今已有500年历史。小河村有耕地1848亩,611人,党员20人。

打铁需要自身硬,工作行不行,先看党员成不成。作为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小河村党支部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全面推进小河村各项工作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村党支部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党员承诺制和民主评议党员活动,不断强化党员的党性意识,切实提高支部班子成员管理能力,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小河村党支部书记焦永利第一时间进行安排部署,号召全村群众停止拜年等聚集性活动,同时向镇党委建议立即采取行动应对疫情。村内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41名年轻人成立“夜鹰联防队”,日夜守护村庄,全天候轮流值守、巡逻、宣传,将疫情挡在村外,守护了全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夜鹰联防队”的事迹以“41个红手印”为题在《沧州日报》登载,引发了强烈反响。

2019年,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小河村“两委”带领村民积极探索新路,大胆创新,紧密结合镇、村实际情况,在上级扶持和村民自筹下,投资80万元在北留钵建设了两个标准化养猪棚,由集体提供猪苗和技术支持,2020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每年将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万元。

在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小河村积极探索农民参与和自主管理村庄环境的有效途径,全面落实设施维护、河道保护、绿化养护、垃圾运送和街道硬化美化措施。利用5天时间将村里的垃圾坑改造成景观水塘,因为水塘形状酷似元宝,而被村民称为“元宝”坑。如今的“元宝”坑一改往日垃圾遍布的面貌,被打造成“荷塘抱月”的美丽景观,为村里增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出行环境上,小河村改造了16米宽的主街,安装太阳能街灯,添置垃圾箱,拆除残垣断壁53处,美化了村庄环境,消除了安全隐患。目前,全村共划分为4片17个小组,推选出街长4名,巷长25名,确保每户包联到人、每条街巷包干到人,积极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教育等工作,引导群众参与村庄共建共治。

近年来,小河村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组织完善了《小河村村规民约》,大力推行移风易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在村口小广场设置村史室,并通过开展美丽庭院评选等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广大群众,在全村营造移风易俗、乡风文明的良好氛围。2020年12月,小河村参与献县融媒体中心首场人居环境直播活动,吸引5800余人次观看,得到点赞3.6万。

2021-06-16 崔 娜 张 一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5888.html 1 乡村振兴 小河村旧貌换新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