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17日
第05版:05

抗战货币北海钞

图为北海银行发行的北海钞,其中部分币值在海兴印制。

刘增祥

金连广

刘立鑫

吴海龙

印钞旧址

◆总策划: 张徽贞 周红红

◆主 讲: 刘增祥 市政协文史委原主任

金连广 海兴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刘立鑫 文史学者

吴海龙 海兴县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主 持: 祁凌霄

◆执 行: 刘 伟 高海涛

主持人: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发动的货币战争是侵华政策重要部分,当时的日军货币战争采用了哪些手段?给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造成了哪些影响?

金连广:日本侵略者的货币政策,是“总力战”的一部分,企图掌握控制我经济命脉,侵占市场,垄断价格,榨取物质资源,造成根据地资源枯竭、经济贫困。主要手段是一方面大量发行伪钞,如伪准备票、伪中央储备票、大东亚票、满洲票,一方面打击、破坏、排挤国民政府发行的中国银行票、中央银行票、中国农民银行票、交通银行票等法币(1935年至1948年流通货币的名称),变法币市场为伪钞市场。市场上金银、法币、日伪币、地方杂钞同时流通,法币大量发行、不断跌价,物价不断上涨,冀鲁边区人民深受其害。

海兴文史学者孟建华有一组日伪新民会训令、账单及棉产改进会领款单的系列藏品,表明新民会通过日伪货币直接对棉花等战略物产进行疯狂掠夺,涉及范围有棉产区东光、吴桥、景县、故城、沧县、南皮6个县。

刘立鑫:当时在冀鲁边区的泊镇、连镇及新海县北部一带,就发现一些奸商运来大批整箱法币,高价收粮棉及其他原料。法币软弱无力,伪钞以低价大量买进银元和铜币,货币流通受到了严重影响。市场上出现了杂牌银行发行的各种土什钞,有些商人甚至用毛头纸盖上印章作货币使用。市场混乱,边区人民生产和生活艰难,也影响了边区抗战。

刘增祥:抗日战争很残酷,特别是到了相持阶段。“三光政策”是日军具体的一个手段,抢光就是把根据地里的重要战备物资,如金属、棉花等抢走。日本缺乏矿产,就从中国民间抢掠铜铁器具,运回国熔炼再造枪械子弹炮弹。百姓的饭锅在扫荡中被拔走,橱柜的金属件被撬走,木枓被砸烂烤火,人民生活极其艰辛。日军还有一条特别规定,哪家搜出北海钞、边区币等,就把房子烧掉,在人身上搜出,就把人拉到据点严刑逼供。盐山有一批抓到日本的劳工,就是因为在身上搜出了北海钞。

主持人:

我党领导的北海银行诞生,并一度迁移至沧州东部海兴一带,发行边区纸币。银行酝酿成立和迁往的过程是怎样的?

刘增祥:津浦路东的沧州各县在l937年10月划归山东省委领导,并与鲁北数县组建冀鲁边工委,后称特委、党委。整个抗战期间冀鲁边区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工作,大都是在山东省委领导下开展进行。北海银行是山东根据地的一级银行,1938年10月在山东掖县成立,印行的纸钞在山东根据地流通。1939年,日军占领华南后,为巩固后方占领区域,挥师北返扫荡清剿,山东根据地被分割成许多小块,北海银行撤出掖县进入沂蒙山区的莒南等县,印刷条件恶劣,运输十分困难。对此,山东省委指示下辖各区开办分行,自行印制发行纸钞。冀鲁边区银行是1939年10月成立的第一批分行之一。当时由于扫荡频繁,边区各机构处于游击状态,未能马上发挥作用。

金连广:冀鲁边区是山东抗日根据地六大战略区之一。冀鲁边区分行1940年在乐陵县大桑树一带试印了第一张5分的北海钞。但由于日军频繁扫荡,未能大规模印制发行。1940年秋以后,边区党政军领导机构陆续向无棣、新海、盐山交界的海兴一带转移,这里成为冀鲁边区根据地的中心地带,报社、银行、医院、被服厂、军用品厂、粮站等机关陆续转移到这一带。1941年6月,冀鲁边分行印钞组分别设在周良志村周庆林家牲口棚下和李良志村某村民家。不久,印钞组又转移到小山地道、沃土村等继续印钞。

1942年8月底,印钞组转移到海兴马厂、献庄、傅常丰、姜庄一带。领导及后勤人员驻马厂,小石印机分两个组,一驻献庄,一驻傅常丰,铅印机组在李良志村,总务股在姜庄。3个印钞组都是在牲口棚下挖地下室,对外分别以经营羊毛、开木匠铺、刻字铺为掩护,各组之间不直接来往,材料的领取和成品的发行都是夜间12点以后进行。

1943年4月,印钞组又转移到小山以东沿海的狼坨子和东侯庄村,继续印刷。在狼坨子西南的草洼里建造了一处半地下半地上的房子,在侯庄建造了地下室,并把号码机搬了去。石印机还没来得及搬迁,敌人开始了持续一周多的大扫荡,由于东侯庄村地下室掩护不好,被敌人发现,机器丢失。

“大赵村事件”后,银行向沾化县新迁户一带搬迁。1944年初,银行印刷组负责人率领30多名工作人员到山东垦利县以北的相家村,与清河区分行合并,改称北海银行渤海分行。冀鲁边区和清河区合并为渤海区后,另有部分印钞人员继续坚持在小山一带,印制了部分渤海币,有的仍以小山为背景图案。随后,银行历经了多次迁移,1948年冬全部迁至济南市。1948年12月1日,北海银行与其他银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沧县专区开始发行人民币,北海钞也被收回。

刘立鑫:我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收藏研究中国钱币。北海钞是沧州抗战货币,我用心用力比较大,实地走访了海兴县内外几乎全部印钞旧址,看到或收集到大量北海钞,并翻阅了各种文献资料,互相印证,基本摸清了北海银行冀鲁边分行的迁移过程。银行在海兴期间主要印1角券、5角券和1元券,票面上印有“北海银行冀鲁边”字样,图案是以小山为背景的玉皇庙和山前老汉牧羊。

吴海龙:边区党委曾签发关于整顿金融发行北海钞的安民指示,资料里透露出抗战军民发动货币战的很多信息。据知情人回忆,在海兴周良志印刷过5分币,但到目前为止未发现原件。我在前年采访过时已90多岁的一位老人,他称当时在他家村后面羊圈下印刷的只有5分的北海票,时间不长,因村民误闯地道,印刷厂转移至小山。

主持人:

沧州抗日军民为顺利印钞、采买原材料和保护银行进行了哪些斗争?

金连广:献庄印钞组设在堡垒户赵中伦家,以合伙经营羊毛为掩护,五六个人住在他家,在羊圈下面挖了地下室。赵中伦和父母除了站岗放哨外,还供应伙食。赵中伦家生活艰苦,再加上五六张嘴,日子就更难过。他还帮助搞印刷,煤油用量大,赵中伦主动到外地购买。一次,他通过熟人从新海仙庄村买了一批煤油,一个人夜间赶了20公里路到仙庄村南的坟地里提货,又连夜把油安全地运回来。一次,张耀曾、李聘周等领导同志来提票子,正赶上“扫荡”,在野洼里躲了20多天,赵中伦和母亲冒着生命危险,装作放牛、拔草,骗过岗哨,往洼里送饭。

北海钞币值稳定,受到群众欢迎。边区人民积极使用,各种交易中使用北海钞,抵制“准备票”等日伪钞票,敌人恨之入骨。敌人抓着花北海钞的人,就没收销毁,逮捕殴打,甚至枪毙,广大人民深受其害。苏基镇姜庄村有位老姜同志,在冀鲁边军区政治部工作,不幸被捕,敌人追问北海银行、炸弹股、被服厂等八路军后勤机关的位置,老姜牙关紧咬,不透露半字实情,最后被敌人活活打死。

刘增祥:抗日军民以牙还牙,如东光县大队,就端了日本在连镇的银行办事处,把伪钞运出来,送到党组织手里,再从敌占区购买抗战物资。吴桥县大队,把桑园敌人搜刮的上百吨棉花一夜给烧光。棉花可做炸药,是重要军用物资。另外,在发行、运送北海钞货币过程中,特别是从海上运输时,时常面临巨大风险。

1941年春,抗战形势略有好转,但日伪用“总力战”加强经济侵略掠夺。冀鲁边区调整斗争策略,加强调整分行领导机构,调配工作人员,置买印刷设备和纸张,先在乐陵印制,发行全边区,后逐步转移到了海兴周良志、小山地道、沃土等地印制。

刘立鑫:海兴抗日堡垒户刘宝玺和赵中伦后人家中,各存有一封关于为北海银行采购物品和掩护印钞的证明信,这是老区人民为抗日作贡献的见证。上世纪80年代,曾任献庄印钞组负责人、时任中国人民银行总经理的李聘周,给房东赵中伦来过一封信,现存赵中伦侄孙手中。

1977年6月,北海银行冀鲁边银行创始人张耀曾给海兴苏基村刘宝玺来过一封信,证实刘宝玺和刘鸣琴在抗战时期为北海银行从天津购买印钞机器和材料,通过100多公里的敌占区和游击区,运到苏基一带。敌人封锁很严,据点林立,困难重重,通过各种方法安全无损地运入,很不容易。

吴海龙:当时为了安全,在羊圈下挖了地道,利用羊叫声掩盖印刷机声音。印刷不是全天进行,大部分在夜间。还有的是利用弹棉花的作坊掩护印钞。

主持人:

“赶集卖了钱,心中好喜欢,红绿的北海票,赚了九百三”。北海钞在群众中信用度很高,为抗战作出过哪些重要贡献?

刘增祥:抗日战争胜利,除了军事力量对比转化以外,还须经济金融上的大力协助和支持。不仅要武装斗争,还要政治斗争、文化斗争以及经济斗争。全面看待,才会对抗战史有比较系统的认识。边区政府为强化根据地经济法规,提出“打击伪钞,推挤法币,肃清土什钞”,边区交易、完粮纳税、债权债务等所有货币行为一律以北海钞进行结算,禁止伪钞、土币流通;以北海钞为本币发展信贷、生产,避免了法币不断贬值。总体而言,抗日军民在党的统一战线感召下,激起了反对侵略的冲天豪情,经过8年苦战,打赢了经济、军事战争。

金连广:一是对抵制日伪货币入侵,稳定根据地金融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日军对华政策是“以华制华的政治进攻”与“以战养战的经济侵略”同时并进。北海银行展开长期抵制日伪货币入侵的斗争,维护了金融市场稳定,保障了根据地和人民的经济利益。二是对促进根据地经济的恢复发展,支持党的战时财政发挥了重要作用。北海银行积极利用贷款、投资等经济手段,来拉动根据地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大量资金在北海银行的运作下,通过贷款、投资等方式不断循环流通,为根据地的生产、救灾提供了必要的经济保障,为战时革命政权提供了有力的财政支持。

抗日战争结束后,北海银行又充分利用经济杠杆,通过农村贷款、发放公债等,大力支持土地改革和生产救灾,保障了解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如海兴小山区,由于获得农贷和公债支持,促进了农业发展,为土地改革和生产救灾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支持,也为革命政权赢得了民心,使之成为渤海区参军支前的模范解放区,为全国解放作出了贡献。

刘立鑫:边区政府制发了“推挤法币、打击伪钞、肃清土什钞”政策,与敌人展开货币斗争。1943年4月,冀鲁边区战时行政委员会规定:“自民国32年(1943年)5月1日,在我边区无论公私款项、市场交易、完粮纳税、债权债务及一切有关货币金融之行为,一律以北海钞票本位币为单位计算和书写”“确定带‘冀鲁边’字的北海钞为本边区流通本位币”。对于法币按8折兑换,而且“逐渐贬值由6折、5折、3折,全部停止在市面流通”。对于伪钞、土什钞,原则上禁止流通。并规定“发行办法以贷款投资于生产贸易事业为主,提高商品生产,绝对禁用北海钞作经费开支,违者要受到纪律制裁”。3个专署完全用于农业、工业、商业、盐渔业生产贸易的第一批贷款共发行15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边区的生产贸易事业。主持人所引用的边区民歌中,不难看出北海钞在边区生产中的地位和边区人民心目中的信用。

主持人:

目前,位于沧州东部的银行旧址现状如何?有关历史有哪些研究?如何开发利用成为红色宣传的平台?

金连广:正如刘增祥老师所说,以往对革命斗争的表达文本中,多偏重于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其他方面较薄弱,甚或缺失。这就不能了解战争全貌,所以对北海银行、冀鲁日报、抗战歌曲等进行挖掘宣传,很有必要。

北海银行冀鲁边分行的历史研究方面,沧州还不够深入全面,专业的有些,群众性的少,只是民间有一些北海钞的零星收藏。旧址保护和利用比较滞后,原有印钞、发行、办公等旧址大概有10来处,现在能找到的只有献庄印钞组旧址,原建筑已消失,周围一些旧房子还能反映些昔日风貌。今年5月28日,海兴文保部门和党史办陪同市文保部门对印钞旧址进行了实地调查,献庄遗址原貌已破坏,没有新建房屋,附近有多处破旧土房。文旅部门将努力争取资金进行复修,对其他印钞遗址也进行调查保护。对这些标志性红色景点进行修复,建立陈列馆,成为红色教育平台,深合民心。

抗战时期,沧州东部小山周边20多个村庄,是冀鲁边区根据地的中心地带,是边区抗战指挥中心,边区领导机关和后勤部门长期活动在这一带,北海银行只是其中一个机构,建设综合性的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很有必要。

刘立鑫:海兴博物馆在红色文化厅开辟有关于北海银行的展览专区,虽比较简单,却是开创性的展示。博物馆还准备开挖沃土村埋在地下的印钞机,那也是很有说服力的证据。

吴海龙:有一种边区币上的图案是山前牧羊,就是用的小山风景,还有小山的玉皇庙。在这些钞票上可以看到当时的小山概貌,这些沧州元素,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也是宣传的一个角度。

2021-06-17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6134.html 1 抗战货币北海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