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其征 黄美娜
2021年1月6日,沧县李天木举办“撤乡设镇”揭牌仪式。经省民政厅批复,撤销李天木回族乡,设立李天木镇。伴着新征程的号角,全镇4.2万乡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踏上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征程。
“东临黄骅,西接沧州经济开发区,南连沧东开发区,307国道、朔黄铁路等交通干线横穿全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繁荣便捷的交通运输,让李天木镇近年来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镇党委书记张志清表示,“新征程,新使命,新作为。李天木镇将继续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整合各方资源,加强生态治理,深化道德建设,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努力向着亿元强镇迈进。”
◆党建引领促发展
奏响发展最强音
人居环境日益变美,社会大局愈加稳定,创业氛围日益浓厚,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这是近几年李天木镇百姓的真切感受。
“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党建的引领支撑。”镇党委书记张志清说,近年来,全镇上下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建引领促进全镇高质量发展。
聚焦主责抓主业。完善工作机制,将党建成效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召开党建专题会议26次,开展书记述职擂台赛2次,督导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的联动模式。认真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教育等,掌握好乡村干部的思想动态,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末位表态等,将民主集中制落到实处。面向所有村和广大党员干部,集中开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村入户”活动和“党委书记上党课”活动,实现全覆盖。
聚焦精细抓落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沧县乡村主街道硬化工程项目”并入农村路网建设项目(二、三期),涉及李天木村、邢庄子村、大郝庄村、军马站村、皂坡村、自来屯村、八里庄村、北阁村,共20.15公里;投资280万元修建革命老区道路;投资249.38万元建设孙庄子村污水处理站及配套工程。扎实推进石衡沧港城际铁路项目征拆,已完成地上物清点、测量分户、路田分家、地上物清表、白地交付、养殖户拆迁等工作,在全县名列前茅。完成煤改气11948户,全乡14个村实现全覆盖。有建档立卡户贫困户163户260人,建档立卡人员人均收入达到12000元以上,全部脱贫,并于去年11月份通过第三方考核以及省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实地考核。在秸秆禁烧工作中,李天木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从抓责任落实、宣传发动、清除荒草、监督打击四个方面入手,建立乡村联动工作群,发现问题立即在微信工作群中反馈;利用农村大喇叭、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持续巩固巡查宣传管控成效;全镇56个网格员组成14个巡查队,全天开展巡查管控,确保道路段段有人管,农田块块有人看,筑牢了秸秆禁烧的“防护墙”。
聚焦党建引领出亮点。为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功能不断优化,李天木镇党委借鉴江苏省南通市等地先进经验,开发建设“智慧党建”云平台,打造集宣传教育、责任清单、效能监察、检视督办于一体的党建信息化管理系统,成为党员学习交流的“掌中宝”。同时通过将网格管理与智慧党建平台链接,工作人员、党员群众、网格员通过随手拍、党群论坛等软件视频传输和报送功能,对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群众需求等情况,在PC端即时展现,存在问题即时推送,做到民意随时记录、民声随时上传,加快社情民意反映速度和问题处理解决速度,成为便民服务的“快速路”。目前,全镇20多个党组织和1200多名党员均已接入这一网络化、智能化操作平台,切实推进党员管理工作信息化、智慧化,有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感召力。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李天木镇紧紧围绕“学习党史担使命 苦干实干促跨越”这一主题,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聚焦村民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全力以赴为群众办实事。确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台账88件,涉及道路修缮、植树绿化、拆违清淤等民生工作,目前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
◆壮大产业筋骨 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石
时值五月,阳光明媚。行走在李天木镇新旧动能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工地,新上的河北万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河北亿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9个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让人切实感受到了镇域经济发展的蓬勃朝气和强大后劲。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李天木镇形成了以汽车配件、电采暖设备和畜禽养殖设备为主体的产业发展格局。面对疫情影响,2020年全镇财政收入完成7973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4%,同比增速14.2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亿元,完成任务的107%,同比增速21%。
皂坡村是汽车配件产业的主要聚集地。从上世纪70年代起步,历经4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北方最大的汽车配件生产基地。在这里,现有企业58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产品类型有刹车片、前后桥、离合踏板、底梁等25个系列1700多个品种。
自来屯村则是全国有名的电采暖设备生产基地,现有电采暖生产企业98家,在格尔美和长丰智能电器等骨干企业的带动下,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尽管三大产业势头良好,但产品线单一、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抵御外部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依然存在。着眼推动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镇党委、镇政府通过依托龙头企业带动,突出产业链配套招商等措施,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
抓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打造“两园”产业聚集洼地。充分利用区位和交通优势,规划工业产业区、现代商贸和物流服务区,打造商贸物流重镇。借助沧东开发区的机制优势,在沧东开发区规划设立了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园,并实现沧东开发区对汽车配件产业园的托管,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鼓励优势企业向园区聚集,加快对传统汽配产业提档升级,电采暖产业达标提质,畜禽养殖设备产业规模化、智能化、智慧化发展。在此基础上,先后成立汽车配件行业协会、电采暖设备行业协会,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品质量标准,鼓励企业“攥成拳头闯市场”。
突出产业链配套招商,着力引进一批能对传统汽配产业改造提升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项目,通过龙头企业带动配套项目跟进,加强上下游关联项目的培育和引进,着力开展“建链、补链、强链、延链”行动,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延伸价值链,做大做强汽配产业,努力打造分工明确的高端汽配产业。
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设立科技创新奖励机制,制定系列奖励政策和奖励标准,鼓励企业或个人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对取得并转化为生产专利权的企业或个人、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的企业,以及新培育的规上企业、高新科技型企业予以资金奖励和扶持。以技术创新强化产业聚集效应,推进汽车配件和电采暖在转型升级中“强筋壮骨”。大力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鼓励引导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加大技改投入,引进先进设备,提升产品研发水平和质量档次。
做大龙头,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动效应,对安进和鑫业等汽配产业的骨干企业以及格尔美和长丰智能电器电采暖产业的骨干企业重点扶持,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能力。充分利用上级政策,支持传统汽配企业围绕改技术、改工艺、改装备、改产品等重点实施技术改造项目,提升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提升装备水平、提升创新能力。
◆推进平安建设 打造平安乡镇
平安稳定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李天木镇党委把打造平安乡镇作为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有力抓手,扎实做好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各项工作,推进平安建设。在2020年度全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乡镇测评中,李天木镇取得综合成绩第一名的好成绩。
健全机制,强化领导责任。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其他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为具体责任人,一岗双责,真正做到信访工作时时有人抓,事事具体抓。实行信访工作例会和领导包案制度。镇领导班子全体会每周召开一次,镇党委每半个月召开一次信访工作例会,分析本地当前信访工作存在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找准矛盾成因,制定解决措施。对上级交办或排查出的新问题全部落实领导包案,2020年至今,领导包案解决信访问题35件,全部在镇以内化解,信访群众100%息访,信访群众100%满意。
正本清源,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发生。发展经济带动群众致富,依托沧东经济开发区、依靠优势产业,吸引、接纳农民就业。大力加强基本农田高标准建设,以粮、以多种产业稳农。抓好村级组织建设取信于民。扎实推进村“两委”换届。坚持把选好配强带头人作为基础工程来抓,明确提出“四强两好”的选任标准,尤其重点突出致富带头人的选拔任用,对8个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调整,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支部书记达到60%,致富带头人达到100%,班子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能力素质得到全面优化。截至目前,已圆满完成全镇14个村“两委”换届,全部实现“一肩挑”“零信访”。
突出工作重点,加强社会管理。以抓治安隐患、矛盾纠纷、信访热点、群体性事件和重大灾害事故的排查治理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不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专门开展由乡村干部、企业负责人、网格员参加的网格化管理专题培训,取得了明显效果。充分利用巡逻队和矛盾纠纷调解组织,把不安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广泛开展留守儿童帮扶活动,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关爱,特别是加强对无业青少年的教育管理。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在“普法宣传日”搭建流动普法咨询点,增强全社会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在机关干部例行学习日,给机关干部上依法行政课,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
◆弘扬文明新风 助力经济发展
老百姓的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如今的李天木镇,文明创建有声有色,道德春风处处涌动,善行义举层出不穷,和谐场景遍布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名群众心田。
近年来,李天木镇牢牢把握党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动权,强化“四个意识”,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精神支撑。
“一把手”主抓宣传思想工作。镇党委书记主导成立李天木乡道德风尚基金会,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捐赠资金60余万元,用于资助寒门学子、表彰道德模范。开展“明礼善行·德润天木”系列活动,涌现出滕传奎、代媛媛、左庆良、王淑芹等先进典型。
“一条线”贯穿文明乡风建设。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引导村民节俭、文明办事,从党员干部做起,遏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打造军马站、自来屯、吕家楼、小郝庄、小田庄5个移风易俗示范村,指导全乡14个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并将移风易俗内容写入其中,切实减轻群众负担。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组织开展文明家庭评选。
“一颗心”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依托李天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镇共建立15个志愿服务队,制定活动规划、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实践清单,健全运行机制,用一颗爱心开展了扶贫帮困、关爱儿童、环境卫生清理等志愿服务活动。
“一竿子”推进美化亮化工程。制定统一标准,推动全镇村庄人居环境整体水平的提升。在307国道李天木镇过村路段全部安装中华灯,在村庄主要街道两侧、文化广场、学校、村民中心等重要场所安装照明设施,目前,亮化率达到100%。加大对私涂乱画、小标语、小广告的清理力度,营造干净整洁的公共空间和生活环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的李天木镇,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充分把握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结合“严细深实快”作风教育,团结一心、乘势而上,发挥带动作用,进一步营造赶超进位的浓厚氛围,为将李天木镇打造成经济强镇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