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顷田园好景光,万株小麦泛金黄。农夫昼夜忙收获,粒粒艰辛聚米仓。”一支毛笔、一方木桌、一室墨香,初见邓玉文时,他正在挥毫泼墨,激情创作。
69岁的邓玉文是黄骅市骅东街道老年大学的一名学员。年轻时,他就对诗词、书法感兴趣。“学习书法已经几十年,可每次执笔的书法作品都是别人的词,对我来说这是个小小的遗憾。”自从上了老年大学古诗词班,邓玉文对诗词的热爱便一发而不可收。能把喜爱的诗词和多年坚持的书法结合得相得益彰,邓玉文倍感自豪。
“老年大学,与时俱进,先河开张。琴棋诗书画,各展其长;扇舞太极,声乐高昂。花甲翁媪,不分幼长,不负流年不负光。”在老年大学课堂上,他慷慨激昂地朗诵起自己为感谢老年大学创作的《沁园春》词,赢得大家热烈的掌声。这个月,他已经在家潜心创作了数十首诗歌,他对生活的热爱,都能通过诗歌表达出来。
“真没想到老了居然还上起了‘大学’,这弥补了我多年来心中的遗憾。”邓玉文说,老年大学不仅让自己学到了更多的诗词和创作诗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圆了自己的“大学梦”。谈起原创诗歌,邓玉文说还要追溯到2002年。“黄骅中学50周年校庆时,我和很多同学都受邀前去参加。”邓玉文说,当时一些热爱诗词的同学就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化作一首首诗词来抒发情感,在一旁的他看了很是羡慕。
“后来,我就尝试着写一些比较简单的顺口溜。”邓玉文说,自己从小就喜欢书法诗词,沉浸在诗词的世界中,觉得无比惬意。2019年,听说骅东街道开设了老年大学,邓玉文兴奋不已,早早地前去报了名,成为骅东街道老年大学的第一批学员。“老年大学里开设了古诗词班,有专业教师为我们指导上课,我心里别提多开心了。”多年来,在古诗词方面“打酱油”的邓玉文,终于能够接受专业教师的指点,内心有种说不出的喜悦。
“周一的时候,我早早地就把上课需要的东西准备好了,就盼着第二天下午去上课。”从古诗词的格律、韵表等各种基础知识入手,邓玉文几乎不会耽误一节课。每周半天的课程上完,他总能茅塞顿开。到家后,创作诗歌的知识总会一遍遍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每天早晨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诗词创作,每天晚上睡前的最后一件事,也是整理创作诗词。邓玉文时常会在晚上关灯后,思绪还停留在诗词创作里,有时会推敲好的词语,有时会突然想到好的韵律,他总会立刻开灯拿笔记下来,一时睡意全无,他却怡然自得。邓玉文爱写诗,更爱即兴创作。谷雨时节,他写道:“谷雨初临四月天,桃红柳绿百花妍。鸠鸣拂羽呢喃语,戴胜合鸣奏对言。”田园散步时,他写道:“晨曦轻雾露,信步小桥东。紫燕啼声脆,榴花耀眼红。”雨天看荷时,他写道:“萏轻风沐暖阳,荷塘绿伞衬红妆。清波洗换天然色,不陷污泥吐翠芳。”……
“昔日盐碱滩涂地,今朝渤海耀明珠。万亩盐田堆白雪,百里沙滩积玉璞。”邓玉文创作的这首诗,描写了家乡黄骅的发展和他对家乡的热爱。两年来,他已经写了几百首诗歌。他说,今后会创作更多讴歌家乡的诗歌,希望子孙后代能更了解、更爱这片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