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19日
第03版:03

六支服务队 一片爱民情

——运河区朝阳南社区“暖心社”志愿服务的故事

医疗保健志愿服务队到社区义诊

家政志愿服务队为困难家庭提供家政服务

本报记者 贾世峰

“义诊的大夫们来小区了,大家可以到小广场上去参加义诊。”近日,在运河区阿尔卡迪亚新儒苑小区的小广场,朝阳南社区的党员志愿者和爱尔眼科医院的医生们早早来到了这里,为社区居民做眼部筛查,宣传爱眼小常识。

医疗保健志愿服务队,是朝阳南社区“暖心社”6支志愿服务队伍中的一支,其他的还有扶贫助残、法律援助、治安巡逻、家政义工和红色故事宣讲队。

发挥行业特点 成立服务队伍

社区党委书记吕艳茹介绍,这6支志愿者服务队是在2015年建立的,其中有4支队伍是在辖区有关单位的帮助下建立的,志愿者也都是这些单位的工作人员。如医疗服务队员是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和爱尔医院的医生、法律服务队员是运河区法院的法官、扶贫服务队员是农行沧州分行的员工、治安巡逻队员则是荣盛物业公司的安保人员。

“医保、扶贫、治安等这些工作,都很重要,原来仅靠我们居委会的几个人,是很难做好的,有了这些单位的志愿者,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帮了我们的大忙。”吕艳茹说。

车辆厂小区的居民王欢是一位30多岁的残疾人,长年瘫痪在床,由年迈的父母照顾她,生活困难。几支志愿服务队伍都曾为她家提供过帮助:扶贫助残服务队定期来看望、医疗服务队上门义诊、家政服务定期上门保洁……“他们像亲人一样帮助我们,真正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王欢的母亲说。

家政志愿服务队是社区居民刘丽惠帮助建立的。刘丽惠是社区公益岗位工作人员,她看到几位困难居民家中都很脏乱,主动找到了吕艳茹,说自己的爱人开了一家小型家政公司,可以为这些困难家庭做点事。从那时开始,这支家政服务队就开始为社区内行动不便、困难家庭、孤寡老人等家庭提供家政服务,服务项目包括大扫除、维修小家电、换液化气等,使这些困难家庭得到了及时帮助。

义务来出力 帮助解难题

“在我们社区,每支志愿服务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吕艳茹说。

在去年运河区社区重新划分之前,朝阳南社区有25个居民小区。其中,除了新儒苑等3个小区外,都是无物业的老旧小区。辖区居民6600多户,2.3万多人,是运河区辖区最大、人口最多的社区之一。但社区只有6名工作人员,人手严重不足。

2016年初,狮城下了一场大雪,居委会的几个人组织无物业小区扫雪忙不过来了。这时,沧州义工协会的10多名志愿者伸出了援手,让吕艳茹喜出望外。“后来,义工协会在几个小区开展了敬老爱老志愿服务。前年,他们还把党支部建在了我们社区。”吕艳茹说。

2019年疫情期间,各小区需要封闭管理,运河区法院了解情况后,组织了30多名志愿者,帮助在各个无物业小区建立了卡点并专人值守。“没有这些志愿者,当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吕艳茹说。

来自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和爱尔医院的医疗志愿者,每年多次为各小区的居民们提供免费体检,健康讲座,非常受居民的欢迎。

党群齐参与 社区好帮手

近一段时间,红色故事宣讲队的志愿者们忙了起来,他们不仅到本社区的各个小区开展庭院宣讲,还被其他社区和单位企业“借”了去,成了“香饽饽”。

这支志愿队伍是社区党委组织社区内的老党员、老军人于2015年组建的,社区老党员邱铁良是队长。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他们到社区内的幼儿园、学校、各企业单位等部门宣讲红色历史。宣讲过程中,又有一些老党员和老军人加入宣讲队伍。邱铁良是一位退伍军人,他创新宣讲形式,开展了党史宣讲走进庭院小区活动,受到了广大党员和居们的一致好评。

去年8月,运河区重新划分社区,将朝阳南社区黄河路以南的小区划给了新成立的鲸川路社区,运河区法院和农业银行的志愿队伍也被划了过去。“我们社区开展志愿活动,这些单位依然积极参加。他们说,服务市民,不分辖区,有需要,志愿者随叫随到。”吕艳茹说。

2021-06-19 ——运河区朝阳南社区“暖心社”志愿服务的故事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6254.html 1 六支服务队 一片爱民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