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尹 超 摄影报道
坚持学习,不断创新,随身携带记录本,看到、听到有用信息随时记录;管理刚柔并济,带领出“明星”班组,屡创佳绩,成为员工心中的一面旗帜……
从普通操作工到“明星班长”,沧州炼化公司炼油一部三班班长王强完成人生一次又一次超越,用实绩展示了劳模风采,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光荣。
一股韧劲埋头干
在沧炼,“王强面前无困难”被人们一致认同。
1997年,王强总结的规范调节方法,使班组丙烯生产率连夺车间第一、连续7个月丙烯产量遥遥领先;他针对换热器管频繁泄漏、容易结焦等问题进行技术攻关,解决了重要设备不能长周期运行的问题;他提出的汽包排污水回收合理化建议,每年节约软化水8万吨;他坚持学习,积累80万字的学习笔记和资料,熟练掌握多项操作技能;他自行编撰近70万字《技术问答》,形成了一套攻克难题的方法;他潜心绘制《焦化液化气深度脱硫改造流程图》,成为公司技术革新的一个奇迹;他主持《推行自主管理强化班组建设》成果,被审定为中国石化集团企协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
1991年,王强带着热情与干劲,进入沧炼一部气分车间。从新人到公司先进工作者、比武状元,再到全国劳动模范,离不开他在工作中“埋头苦干”“认准了就干”的韧劲儿,以及日积月累的学习经验。
刚开始工作时,生产自动化水平不高。王强紧盯各种参数,为了一个参数的稳定,不停跑现场调节。他随身携带小记录本,工作中发现或听到的问题和知识,都随时记下来。“记满一本,就把自己觉得重要的内容分门别类,抄录到大笔记本上。”像这样的笔记本,王强有几十本。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工作中,王强精益求精,下班后,他一头扎进学习的海洋中,除了书本之外,网络也成为王强获取知识的途经。他注册多个专业论坛,发帖、加入讨论,有时候会因为一个问题,讨论几十“楼”。
刚柔并济创佳绩
2004年,王强以优势票数竞聘成功,成为炼油一部四班班长。这个新班长看似儒雅,心肠却时“软”时“硬”。
曾经同班组好多年的同事,因巡检不到位被当众批评;一起打过球、吃过饭的哥们儿,夜班想找个地方偷会儿懒,他不依不饶;有人上班迟到几分钟,奖金照扣不误;他用多种方式和员工沟通、交流,鼓励大家提意见,当面说,执笔写,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
王强知道,若要成为优秀的班长,应有“神功技巧”。王强善于抓住班组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开展工作。他创建了《班组工作日志》,公开班务、强化监督,增加管理透明度;他推出了班组电子台账,详细记录每个人的工作,对大家一视同仁;他制定了班组管理制度,形成“团结协作、尽职尽责、以人为本、永争第一”的班组文化,让班组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他关心班组每一位员工,从点滴小事做起,让他们享受家庭式的温暖。
2018年,因班组运行方式改变,四班变成三班,王强也成为了三班班长。虽然班组成员流动性大,但在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向上、温馨的班组文化中,每一个新人都能很快融入。在王强的带领下,一个和谐优秀的明星班组应运而生,每一名员工都焕发出创造活力。班组先后获得“工人先锋号”“技能型优秀班组”“红旗班组”等荣誉称号。
不忘初心学不停
王强日常非常注重提升党性修养,每天坚持在“学习强国”阅读答题。2019年,王强在“学习强国”挑战答题中,连续答对1035道题,实现通关;同年,王强成为公司理论宣讲小分队成员,先后完成了5个课件,主题包括“党的十九大”“绿色环保”“党史党建”等内容。
“有时候一个课件要准备半个月,每天下了班就往电脑前一坐。”王强说。虽然工作忙碌,但每一次宣讲,王强都认真对待。他认为这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分享出去,很美妙很开心。“知识通过积累,就如同果实孕育,终会迎来收获的季节。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也不放过每一次学习机会。”王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