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甄洪月,1965年出生,199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社区服务工作26年,曾任运河区水月寺办事处四合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去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做完直肠癌手术不久的他,穿上纸尿裤、挂着集便器,毅然投入到抗疫一线。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甄洪月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并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今年2月,到运河区市场监管局工作。
本报记者 张智超 本报通讯员 王 琳
57岁的甄洪月到运河区市场监管局工作已经5个多月了,直到现在,他每天仍能接到10多个四合社区居民打来的电话,有咨询社区工作的,也有关心他身体状况和新工作是否顺利的。
“我是党员!”
2020年9月8日,人民大会堂迎来英雄人民的代表。
这一天,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甄洪月就在现场。他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20年1月,当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新春佳节的团圆时刻时,疫情突然袭来,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形势空前严峻。
响应党中央号召,广大共产党员闻令而动、无畏逆行。甄洪月,就是其中之一。
大年初二,他提前结束春节假期,迅速投入工作,悬挂条幅、广播宣传、入户排查、封闭路口设卡、登记人员出入、为居家隔离人员和残疾人代买生活物资……从这天起,他昼夜奋战,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冲在一线。
可很少有人知道,半年前,这位“拼命三郎”查出了直肠癌,不久前才刚刚完成第二次手术,身体还没完全康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不顾医生的劝阻、家人的反对,穿上纸尿裤,挂上集便器,毅然投入到抗疫一线。为了不耽误工作,他饭不敢多吃、水不敢多喝,每天很晚才拖着疲惫虚弱的身体回家,常顾不上洗漱,坐在沙发上就睡着了。
去医院复查的事,甄洪月一拖再拖。
领导和同事们关心他:“别累坏了,在社区坐镇指挥就好。”
妻子心疼他:“你大病未愈,身体虚弱,请几天假休息一下,大家会理解的。”
但甄洪月坚定地说:“不能休息!我在这儿工作了20多年,没人比我更熟悉这里。我是党员,这个时候,我必须在这里!”
心中的大事
“居民的小事,就是社区的大事;居民说过的话,就要放在心上。”甄洪月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四合社区共有10个小区,其中9个没物业。从改水、改气、化粪池吸污,到楼房墙皮脱落、下水道堵塞……居民的大事小情,都需要社区协调解决。
甄洪月身体不好,四合社区不少居民都知道:“有些事儿,能不麻烦他就不麻烦他。”
去年5月的一天,辖区一处下水道发生堵塞,污水横流。甄洪月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到现场。他不顾虚弱的身体,不怕脏累臭,顶着骄阳,半跪在地上,一点点清掏着污物,直到疏通。
事后有人问:“为什么不叫维修工来修?”
甄洪月回答道:“只要能尽快帮居民解决问题,这点活儿不算啥!”
甄洪月常说:“当居民把咱当成主心骨、贴心人,当‘有困难找社区’成为居民共识,咱们的工作就算成功了。人心都是肉长的,咱真心实意对居民,居民也会百分百支持咱们工作。”
不变的承诺
今年2月,甄洪月来到运河区市场监管局工作。
他的事迹,新同事们都知道。大伙儿照顾他,说要把他当熊猫去照顾。
大家的心意,甄洪月明白,可他哪里是闲得住的人?
刚一到岗,他就加入到了运河区园博园片区征收项目群众工作小组。
征收工作不好做,个别居民连家门都不让工作人员进。甄洪月所在小组共有12户居民,相当一部分有实际困难,是大家眼中的“硬骨头”。
但在甄洪月心里,群众工作没有“硬骨头”,只有“真心换真心”。
在这个小组里,有几户是四合社区的居民,看到甄洪月来了,他们远接近迎地把他请进了门:“甄书记,我们信你的!”
甄洪月明白:“光靠过去积攒的人情还不够,要让每一个居民感受到征收工作的温度才行。”
甄洪月负责的被征收户中,有位70多岁的老大爷,一直找不到土地证和房产证。甄洪月得知情况后,主动帮老大爷到土地局调来了相关信息。入户过程中,甄洪月发现老大爷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又主动联系对他开展帮扶……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甄洪月在征收项目群众工作小组的那段日子里,每天早出晚归,周末也难得休息,他还是人们熟悉的那个“拼命三郎”。
四合社区有几处老旧民房,存在安全隐患,每到夏天都会漏雨、泡水,甚至墙体发生倾斜。眼下,雨季又要到了,甄洪月放心不下,又一一给新上任的社区书记和居民代表打了电话,当得知社区早已为相关居民腾出几间办公室居住,他这才踏实下来。
两个月前,甄洪月去医院复查,各项身体指标都挺好,体重也回到了原来的重量。大家都替他高兴。
半年以来,总有人问他:“工作都换了,为啥还操心社区的事儿?”
甄洪月回答道:“因为我是党员,为人民服务是我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