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汝汀
信誉楼的信誉,声名远播,有目共睹。信誉不是一天建成的,信誉楼的发展始终秉承“党建强、企业强”的理念,坚持用党建工作引领企业发展,将党的初心使命转化为最接地气、最贴民心的真诚服务,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同向共赢。
作为业内的“明星企业”,信誉楼百货集团先后入选全国连锁百强企业、河北省百强企业,现拥有万平方米以上自营商厦37家和1家独立超市,总资产75亿元。集团公司现有党组织31个、党员435人,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探索出“突出一个功能、实现两个覆盖、发挥三大作用”的党建“123”工作法,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力量。
突出政治引领功能,坚持信誉为本
1984年春,黄骅县委号召发展市场经济。信誉楼集团创始人张洪瑞自筹资金,带领30位农民创办了一家280平方米的小商场。张洪瑞为人坦率、诚朴,这在信奉“无商不奸”的人们眼中,根本不是经商的材料。但张洪瑞在向一位商界老前辈请教经商经验时,老前辈却告诉他“大商不奸”。这句话启发了张洪瑞,他把诚信作为立业之本,并确立了“以信誉为本,切实维护消费者和供应商的利益”的经营宗旨。
一开业,信誉楼就订立了“五试一退”的规定,而当时的商家还都是“货物出门,概不退换”。1986年又在“五试一退”的基础上推行“信誉卡”制度,成为全国范围内第一家实行“信誉卡”制度的企业。不出租柜台,不搞引厂入店,自建自持物业,98%以上商品是自采自营,保证货真价实,兑现诚信诺言;切实为供应商着想,不搞代销,不拖欠货款,不转嫁风险,不接受回扣,与供应商结成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合作伙伴;各级主管的薪酬与经营利润不挂钩,导购员的工资与销售额不挂钩,让干部员工心无旁骛地诚信经营,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不搞价格战,形成商家与商家、商家与消费者共赢的和谐局面。
信誉楼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把非公党建工作作为公司发展的“红色引擎”。1996年成立党支部,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诚信商业发展之路。在黄骅总店扎实经营的基础上,企业从2001年开始,逐渐在河北、山东、天津区域开设自营店38店,所到之处,“和谐、共赢、公正、诚信”的整体商业观深入人心。创办人张洪瑞曾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五好文明家庭”等称号,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集团党总支书记穆建霞先后荣获“省优秀民营企业家”“明星共产党员”“省千名好支书”等称号。
实现组织工作两个覆盖,推进互促共融
抓组织覆盖筑牢根基。从总店建立第一个党支部开始,坚持“党企共建、紧密结合、目标同向、互促共进”的原则,信誉楼每开一家分店,都会第一时间将党组织建立起来。在集团公司内部实行党政交叉任职,不仅便于党组织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还保证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政治方向。
结合企业特点,集团坚持把党小组设在楼层上,使党的组织覆盖到企业各基层柜组,并积极发展优秀员工入党,使党的战斗力和生命力不断增强。同时,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服务窗口、党员责任服务区,让党员结合本职工作,在一线岗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党建带群建”要求,集团实行组织共建、人才共享、阵地共用,建立健全了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群团组织,确保有机构、有人员、有制度、有活动、有经费,促进了党群活动一体化,实现了党建强、企业强,先后荣获全国“双爱双评先进单位”“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称号。
抓工作覆盖规范提升。集团坚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工作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集团创造性开展了“三学两做”活动,组织干部员工一起学党章党规、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学信誉楼理念,做合格共产党员、做优秀信誉楼人。建立“党员承诺、沟通交流、民主评议”制度,年初党员填写“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承诺卡”,半年由支委成员、党小组长、党员就进展情况进行沟通交流,年终结合完成情况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建立了双向互动机制,定期召开员工代表大会、党工企联席会议、员工代表民主座谈会,搭建起员工利益诉求平台。创新党组织活动形式,坚持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工作时间与业余时间相结合,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以“党小组+柜台”为单位,每天利用班前班后15分钟,结合部署工作,组织党员开展学习讨论、思想交流,并用好微信群、公众号、网上党课等现代信息手段,得到了党员职工的广泛欢迎。
发挥文化引领、教育管理、服务全局作用,实现聚力同心
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信誉楼从创业之初就注重培育企业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文化之中,把诚信作为企业的立业之本,订立“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以向社会负责为己任”的企业精神,和“以信誉为本,切实维护消费者和供应商的利益”的经营宗旨。经过3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信誉楼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化理念体系,在华北地区影响力与日俱增,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企业”等称号。
发挥教育管理作用。信誉楼致力于教学型组织建设,不断加大对员工教育培训的投入。每家分店都投资百万元兴建配套的培训中心,开办企业夜校,自编教材、分层培训,通过自办企业内刊、举办千人道德大讲堂、师傅带徒弟等多元化形式,提升员工素质。通过实施“双培”制度,将党员培养成企业骨干,也将企业优秀员工培养为党员,激发了党组织活力。近年来,先后有30余名党员进入集团高级管理层,200余名党员成为中层干部,也践行了企业的使命:“让员工体现自身价值,享有成功人生”。
发挥服务全局作用。定期组织开展技术创新、技能比武、星级员工评选等活动,鼓励党员员工切实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助力企业发展。鼓励党员员工积极为企业建言献策,确立“员工建议奖”制度,鼓励他们参与集团民主管理。创造性地建立了“人力资本股权化——岗位持股制”,将盈利用股权方式分享给9000余名包括党员在内的核心员工,员工依法享有股东选举和被选举权,享受股权分红。企业还设立“退休安置金”制度,使普通员工在社保之外享受企业经营成果,由此实现“谁创造的价值归谁”,走的是共同富裕道路。面向党员和员工,广泛组织开展心理疏导、体检就医、文化娱乐、红色旅游、法律咨询、困难救助等活动,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定期组织党员开展捡拾垃圾、指挥交通、扶贫济困、义务植树、义务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坚持多年捐资助学,投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义务接管城市公园多年并投入巨资改造后,又无偿归还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