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8日
第01版:01

一名党员带起一支“巾帼服务队”

本报记者 孙 健 本报通讯员 边贵成 张孟辉

清晨5点多,在青县陈嘴乡董圈村马文新家的葡萄地里,除了老两口忙碌的身影,还有村党支部委员张秀佩。“老两口年纪大了,还得帮着儿女照看孩子,这两天给我打来求助电话,希望能帮着他们疏果。”张秀佩说,这几天她都是先帮着马文新家疏果,再到自家葡萄地里忙活。

董圈村种植葡萄有着40多年的传统。目前,全村70多户基本都种植了葡萄,种植面积达500余亩。这几年,在村“两委”的统筹下,村里还尝试种植了30多亩的温室大棚葡萄,并连续举办了5届葡萄采摘节。但随着葡萄种植产业的发展壮大,有些人口少或者是种植面积大的农户,在管理过程中遇到了瓶颈,经常忙不过来。

张秀佩是一名有着十多年党龄的党员,看到大家的实际需求,她就想能不能组织懂技术的姐妹们成立一支服务队,谁家忙不过来或者是需要技术支持,她们免费搞服务。

凭借着好人缘,张秀佩很快组建起一支“巾帼服务队”,目前已由成立时的7人发展到15人。“我还专门通过微信建起了‘服务群’,谁家需要帮助,在群里及时发送信息,大家一呼百应。”张秀佩说。

村民时金中身体残疾,妻子还患有疾病,家里种植了8亩葡萄,以前一到葡萄管理的关键时期就犯难。“现在每到需要疏果、修剪的时节,这支队伍准时出现在我家的葡萄园,我家葡萄丰收,有着她们一多半的功劳。”时金中感激地说。

随着这支队伍名气的扩大,很多周边乡镇的村民慕名前来寻求帮助。曹寺乡张广王村曾在这里引进过葡萄苗,但因为管理不到位等原因,葡萄长势一般。“他们当时联系我,希望我们能去现场指导,短短几天时间,我们手把手地教,他们很快掌握了相关技术。”张秀佩说,当年张广王的葡萄喜获丰收,她们也特别激动。

如今,张秀佩的手机成了热线,谁家的葡萄地里需要帮助,总是会第一个想到她。即便每天四处奔波,可张秀佩乐在其中。她说:“能够为老百姓办点实事,才更体现一名党员的价值。”

2021-06-28 本报记者 孙 健 本报通讯员 边贵成 张孟辉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6855.html 1 一名党员带起一支“巾帼服务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