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06日
第07版:07

衡量胖不胖 还要看“体脂”

本报讯(记者康宁 通讯员赵阳)有不少人看上去不胖,却患有高血脂、脂肪肝等病症。这时,专家提醒你,该检查体脂率了。比起看得见的胖,体脂率超标更需关注,尤其“隐形肥胖”人群更容易忽略脂肪超标的危害。

拿到体检报告后,在一家国企工作的赵文很吃惊:“我不胖啊!怎么会有中度脂肪肝?”疑惑不解的不只赵文一人,另一个同事也指着自己的体检报告抱怨:“我最近累得都变成了小尖脸,怎么血脂也偏高?”

“体检报告没有错,体型看起来还算匀称的年轻人,被查出高血脂甚至脂肪肝的比比皆是。他们的体脂率偏高,脂肪大都集中在看不见的器官周围,但身体状态可能比全身肥胖的人还要糟。”沧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糖尿病三科主任李佳芮说。

在衡量身体状况最基本的指标中,常出现“体脂率”一词,而在健身房中,检测体脂率更是锻炼前的必选项。

那么,体脂率是什么呢?

“体脂率指的是人体内脂肪重量在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称体脂百分数,反映了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李佳芮表示,正常成年人的体脂率男性为15%至18%,女性为25%至28%。体脂率过低,即男性低于5%,女性低于13%,则可能引起身体功能失调。

体脂率是人体脂肪量/体重×100%。一般情况下,男性体脂率高于25%、女性高于30%则属于肥胖,会影响身材,更会影响健康,易患上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症。

所以,即使身材看起来不错,但很可能有藏在身体深处的内脏脂肪,会影响着身体健康。

“坚持运动,能有效降低体脂率。”李佳芮建议,每天最好运动半小时至1小时,促使肾上腺素分泌,促使脂肪分解。饮食上,要控制食物总摄取量,以豆制品代替部分肉类,吃低糖食物,如用红薯代替米饭等。

2021-07-06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7590.html 1 衡量胖不胖 还要看“体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