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08日
第03版:03

传承红色血脉 争当社会英才

——盐山县马新义家庭的故事

听长辈们讲,曾祖父时常抱怨我的爷爷不顾家。可奶奶却说:“振华干的是大事,我们要支持他。”

我的爷爷马振华是国家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牺牲时年仅34岁。他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发展党员、壮大党组织,他化名李泽民、李之如,足迹遍布津南鲁北,深入学校、乡村、田间地头,宣传党的主张。作为津南鲁北党和军队的领导人之一,他带领当地军民同敌人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取得了一次次的胜利,巩固了抗日根据地。

爷爷是家中的独生子,在参加革命的岁月里,上有双目失明的父亲,下有4个年幼的儿女。我的奶奶深明大义,全力支持爷爷,解除他的后顾之忧。部队供应困难,奶奶就亲手缝制衣服鞋袜送到部队。爷爷殉国后,奶奶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妇救会,协助党组织在家乡发动群众,拥军支援前线。她将两个刚成年的女儿送上了抗日战争的第一线,不幸的是,她自己在1948年遇难。

爷爷的血脉和事业在我的父辈中传承。大姑参加革命后,先后在南皮和山东德州、淄博等地任职。上世纪60年代,大姑一家人举家支援南方建设,远赴贵州,为贵州的发展建设作出了贡献。二姑19岁就担任了山东省乐陵县一个区委书记,又先后参军转业,随后辗转南京、上海,在多地多个岗位勤勉工作。叔叔成年后,在海军司令部做政治工作,后来调转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我的父亲是家里的长子,1948年入党后留守家乡。他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使后韩村的发展走进了盐山县乃至全省的先进行列。作为劳动模范和先进分子,他两次受邀参加国庆观礼,登上天安门,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特殊的家庭出身和环境造就了父亲姐弟4人刚毅、团结、勤奋、进取的性格。在言谈话语中,在频繁往来的书信中,讲的是工作,交流的是心得,相互鼓励,充满正能量。

前辈的言行举止、身体力行,对我们耳濡目染。我们成人后,大都加入中国共产党。20个小家庭,尽管分散在海内外,工作在各行各业,但大家都在认真勤勉地工作,自觉传承红色家风。我16岁参军入伍,即使在爱人生病需要照顾时,也从未耽误任务、影响工作。

现在,我的家族已发展到第五代、达70人之多。先辈虽逝,教诲犹存。每个人积极努力地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民族的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马新义/口述

孙 杰/整理

2021-07-08 ——盐山县马新义家庭的故事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7952.html 1 传承红色血脉 争当社会英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