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09日
第03版:03

当好调解员 为民干好事

——南皮县石洪林家庭的故事

“只要群众有需要,我就会尽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我叫石洪林,今年67岁,1975年应征入伍,1982年春天退伍回到家乡——南皮县鲍官屯镇鲍官屯村,先后担任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10年。从1993开始就在南皮县鲍官屯镇司法所从事人民调解员的工作,一干就是27年。

我在做好本职工作、帮助邻里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家庭。家庭成员始终秉持着与人为善、和睦四邻、善待老人的家风,用自身的正能量带动着左邻右舍形成文明村风。

村里的一个村民,患脑栓塞多年,每年都要十次八次地住院治疗,长则一个月,短则一星期。他每次从医院回家,我妻子张连梅都要送钱看望,有时还要带上一些奶粉、鸡蛋,一来二去,两家结下了深厚友谊。

“以前大家条件都不行,有红白事时,邻居们来帮个忙,我们就知足。”妻子张连梅说,如今邻居家有红白事,她从不看自家的老账,跟着人情走随个份子。而且,即便是自己腿脚不方便,也要专门腾出时间去帮忙。久而久之,街坊四邻也都认可了我们这对大哥大嫂,积极配合解决邻里之间的家长里短。

2013年,87岁的母亲因摔伤瘫痪在床,妻子就把熟肉、鸡蛋剁成碎末给老人喂,我和儿女定时给老人擦洗身体。为让母亲晚年欢心,我每天邀请邻家同龄老人来家里斗纸牌,让母亲高兴,一直到老母亲去世。孝道不只是言传,通过我们的以身作则,儿女们也将“孝”字深刻于心。

村里人信任我,他们遇到难事只要来找我,我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帮他们。做钢结构门窗生意的张淑达夫妇,在完成凤翔、董村两地卫生院的工程后,建筑承包商拖着他们3年的欠款不还。多次上门催要无果后,在2014年冬天,他们找到了我,我托朋友四下打听,最终找到了建筑承包商,并通过调解为张淑达要回了所有欠款。

村里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作为代课老师的儿媳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无偿帮助他们补习功课。在她的带动下,孙子孙女也加入到帮助困难学生的行列里,不仅巩固了学习的知识,而且拥有了一颗善良的心。

27年来,我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00余起,没有矛盾激化,没有调后上访。我多次被市县评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沧州好人”、道德模范、政法战线素养标兵,还获得省“十佳调解员”、省优秀党员干警、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和全国人民调解能手等荣誉,被推选为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理事会理事、河北省人民调解员协会理事会理事、沧州市人民调解员协会会长。2019年,我的家庭被评为沧州市文明家庭;2020年被评为河北省文明家庭。

石洪林/口述 李智力/整理

2021-07-09 ——南皮县石洪林家庭的故事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8058.html 1 当好调解员 为民干好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