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10日
第02版:02

办好“开门一件事” 开启乡村振兴新局面

——泊头市五村庄开门问计为民办实事

本报通讯员

自村(社区)“两委”换届结束后,泊头市紧盯民声民意、民求民愿,坚持开门问计、攻坚克难、跟踪问效,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县乡联动助力各农村(社区)“开门一件事”落地见效,开启换届后农村发展新局面。

齐桥镇安乐王村:

坎坷变坦途 群众出行便

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结束后,安乐王村新任“两委”班子从解决群众的所盼所愿入手,把好事办在群众的心坎儿上。借助上级政策支持,先后集资30余万元,对村内所有道路进行硬化。其中,硬化5米宽公路1080米、3米宽公路1100米。在修建村5米宽道路时,因近年来村民乱占乱建,路基仅剩4米,个别窄的地方只有3米。在勘测现场时,因路基需要达到7米,施工人员认为工作量太大,不可能完成修路任务。但巨大的工作量没有动摇村“两委”班子修路的决心,在村党支部书记王万行的带领下,“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纷纷响应,带头拆除自家门口台阶。通过近10天的工作,共拆除私搭乱建7处、房子8间,迁移线杆3根,拆除台阶等障碍物15处,保证了修路任务顺利完成。道路通了,村容村貌有了巨大的改观,村民的心结打开了,民心齐了,村风正了,“安乐王不安乐”已成为历史。

营子镇玉皇庙西村:

书记带头捐款 建设美丽乡村

玉皇庙西村是一个经济比较薄弱的农业村,村“两委”班子上任后,郑重承诺:打造美丽乡村,提升村民幸福感。村内臭水沟已经存在多年,严重影响了村民生活质量。村党支部书记郑茂军把改造臭水沟作为新班子的第一要事来抓。资金短缺,他第一个站出来捐款5000元,带动全村党员干部纷纷为美丽乡村建设作贡献,只用了5天时间便捐款18.51万元。经过10多天的施工,多年的臭水沟改造成了600多平方米的休闲健身广场,平坦整洁的水泥路也通向了各家各户。每到傍晚,欢快的广场舞曲都会在健身广场上伴着村民们的笑声响起。

泊镇赵古屯:

私拉电线隐患大 制定规范促安全

赵古屯村金隅香榭花都小区有476户1580人,村内电动车数量较多,私拉电线、室内充电屡禁不止,存在安全隐患。为有效解决电动车辆规范停放、充电等一系列问题,村集体出资20余万元安装智能充电桩设备。新一届村“两委”上任后,接好“接力棒”,把完善智能充电桩设备和加强管理作为“开门一件事”,多次召开会议,划分专门充电区域,亮出指示牌定点定位,制定具体停放及充电管理规定,在3个村民微信群内滚动发布,让全体村民熟知并相互转告、监督。同时,班子成员组成夜间巡查小队,加强巡查管理,检查违规停放及充电车辆,一旦发现立即采取措施纠正。方便了群众安全、快捷充电,实实在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解决了群众烦心事。

西辛店乡军王庄村:

老区送温暖 红色精神誓不忘

军王庄村有抗战期间河北省唯一一所地下(地道)医院,在抗战期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远近知名的革命老村。5月16日,军王庄村“两委”干部与西辛店乡党委、泊头市残联联合举办了“助残走进革命老区”活动,现场为革命老区军王庄村及周边村的残疾人发放轮椅等残疾人辅具。此次活动,为80余名残疾人发放了轮椅、拐杖和助听器等辅具,现场为4位残疾人定制了4具假肢。与会人员受到了深刻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也成为做好“开门一件事”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具体实践。

寺门村镇韩集村:

安全生产大排查 强化安全红线意识

韩集村是寺门村镇企业最多的行政村,5月31日村“两委”组织召开安全生产排查工作会。村党支部书记宋文兵表示,要扎实做好辖区安全生产排查工作,切实保障村民和工人生命财产安全。会后,利用微信群、条幅、广播、宣传小册子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知识。采取企业自查、专家帮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制定各类行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随时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建立安全生产处置长效机制,与企业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整改责任书,确保安全生产整改到位。

2021-07-10 ——泊头市五村庄开门问计为民办实事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8178.html 1 办好“开门一件事” 开启乡村振兴新局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