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社保也有一些新动作、新变化,利好你我,值得关注。
加快推进住院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结算
在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重点面向数亿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等群体,加快推进住院、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结算服务,确保今年底前各省份60%以上的县至少有1家普通门诊费用跨省联网机构、明年底前每个县至少有1家定点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包括门诊费用在内的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
国家医保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住院费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数量为44413家;国家平台有效备案人数771万人。全年住院跨省异地就医585万人次,其中跨省直接结算300.23万人次,跨省直接结算医疗费用742.80亿元,基金支付438.73亿元。
灵活就业人员迎来“参保自由”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出,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随着户籍限制的放开,灵活就业人员也将迎来“参保自由”,可以在就业地参加养老保险、医保了。这对于广大灵活就业人员来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利好。
开展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明确,以出行、外卖、即时配送等行业为重点,开展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为的就是解决上述问题。未来,在有了职业伤害保障的加持之后,灵活就业人员安全感也将进一步提升。
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开始落地
国务院办公厅今年4月份印发《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个人账户可以用于支付参保人员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意见要求,各省级人民政府要按照本意见要求,统筹安排,科学决策,在2021年12月底前出台实施办法,指导各统筹地区推进落实,可设置3年左右的过渡期,逐步实现改革目标。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