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12日
第04版:04

商贸古镇蓄劲力 红色记忆永相传

——沧县杜生镇打造“红色经济重镇”探析

县领导调研

县领导调研

杜生镇行政一体化办公大厅

药包材企业

第二届中国·沧县塑料中空制品展览会

周洋 肖云飞 杜建强

位于沧州西部的沧县杜生镇,自身有着两个得天独厚的“特色标签”——商贸古镇和红色记忆。

1404年建镇,早在1550年,杜生镇就有了集市的文字记载,改革开放以来,杜生镇形成了以药包材为主,包括玻璃制品、农牧机械、钢材销售在内的民营经济体系,现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药包材生产基地”,此外还拥有工业企业1177个,规模以上企业1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和超市百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在不断积蓄。

这又是一片红色热土,是沧州地区较早开展革命活动的地区,1926年9月由津南特委书记刘格平和杜生人刘清廉建立的杜生党支部是津南地区第一个对外公开的农村党支部;到1939年,有近10个村都建立了党组织;杜生镇也是原建国县政府所在地,是这个抗日政权的堡垒。此外,张申府、张岱年、刘玉堤等无数仁人志士也从这片土地走出。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我们镇主要任务一方面要传承好这份红色的印记,同时,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构建‘党建引领、整体智治、共建共享’新格局,推动产业链延伸,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跑出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度”,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杜生镇党委书记纪烈刚说。

传承红色历史

激发红色“细胞”

日前笔者在杜生镇党委政府大院看到,“红色元素”随处可见。在镇行政一体化办公大厅里,工作人员在热情认真地为群众办理各种业务。大厅背景墙上,贴有一张“杜生镇红色网格示意图”,上面标明了各个村的红色介绍,如西杜生村是沧县农村第一党支部,东中王大村走出了全国劳动模范卢秀英,西中王大村是我国著名的空军战斗英雄刘玉堤的家乡……此外,墙上还有着张岱年、张崇年、刘清廉、杜润瀚、王锦昌、卢秀英等杜生走出去的各界知名人士的详细介绍。

纪烈刚介绍,这座新建的大厅是刻意这样布局的,一方面,是为了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群众深刻感受到家乡的红色历史,增加他们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怀,另一方面,能随时鞭策工作人员,要时刻学习红色精神,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我们还启动‘红色记忆’项目,不断挖掘自身红色资源,其中还要投资建设杜生工业园区服务中心,包含序厅和红色记忆、张氏三杰、战斗英雄刘玉堤、现代化建设、新时代党建等5个主题展厅。目前这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他说。

上半年,杜生镇实施“七个一”系列活动。即讲授一堂专题党课、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观看一部爱国影片、召开一场组织生活会、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活动、举行一次文体联谊比赛、开启一次红色之旅。同时,组织动员镇、村两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党的建设中去,努力做到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落实,形成加压鼓劲、增比进位、苦干实干、狠抓落实的新局面。

红色教育,对于每一名党员干部和群众来说,都是精神层面的洗礼。“我一直渴望加入中国共产党,今年4月份正式被党组织批准成为预备党员。”今年26岁的镇办公室科员刘策说,今后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为人民服务,争取早日成为正式党员。

此外,杜生镇紧紧扭住党员这一红色细胞,发挥村党组织、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将全镇40个村划分为216个红色网格,并选拔政治素质过硬、群众认可度较高的骨干党员担任网格员,将区域内的人、物、事等全部纳入相应网格管理,让党员作用发挥在网中、红色力量融合在格内,实现治理体制扁平化。并在此基础上,将红色网格与信访维稳相结合,实现信访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分析、早化解,并荣获去年全市“信访三无乡”和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的称号。

巩固自身重点产业 打造“杜生制造”品牌

从2019年开始,每年金秋,杜生镇都有一件大事——协助全县办好“中国·沧县塑料中空制品展览会”,至今已经成功举行了两届。尤其是第二届展会,展览面积达2万平方米,吸引了全国15个省区市245家企业参展,参观人数破2万人,展出塑料中空制品相关机械设备、原料、模具、助剂辅料、塑料制品等5大类4000余种产品,现场成交金额达1.8亿元。展会上还举行了“塑料中空制品产业链市场与技术交流会”和招商推介活动,达成投资项目意向7个,金额4.8亿元。极大增加了沧县药包材基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让相关企业受益匪浅。

笔者了解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今年秋天,“第三届中国·沧县塑料中空制品展览会暨北方·国际塑料产业展会”将继续举办,届时展览面积超3万平方米,将与国际接轨,加长加粗产业链条,规模和影响力亦将大幅增加。

沧县药包材产业发展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以小药瓶生产为主的医药包装行业已形成一个较大的企业群体,涌现出星辰、益康、康复等一大批同行业中享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规模企业,全县注册药包材企业1000余家,主要分布在杜生镇及周边地区,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药包材生产基地”。

为继续巩固自身重点支柱产业,近年来,杜生镇高度重视特色和主导行业规划,多措并举促进药包材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制定产业改造提升方案,使药包材产业发展有章可循,扶持壮大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对不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企业坚决予以取缔;一方面,以“三创四建”活动为载体和抓手,推动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落地见效,完成药包材企业的提档升级工作。当前,技术改造已经成为杜生镇药包材企业提档升级的“催化剂”,企业和高校共同建设了“沧县药用包装材料技术研究院”,目前,全镇共有科技创新型企业20家,拥有专利70项,“杜生制造”品牌正在做大做强。

此外,杜生镇推进药包材工业园区建设,搭建创新创业的新平台,总投资3.5亿元的沧东开发区·杜生工业园区一期已完成主体建设,12家企业年内投产达效。同时推动“三个中心”建设,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康复医药公司建立的医药包装检测中心已经挂牌,建成后会承担河北省范围内药包材的抽检工作,医药包装辐照灭菌中心和塑料原材料仓储物流中心也将于今年竣工投产。“三个中心”建成后将极大地促进产业发展、壮大产业规模、提升沧县知名度和影响力。

更令人振奋的是,去年,沧县还成立了沧县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以及协会党支部,产业在党组织的带领下,有了发展的“主心骨”。不久前,杜生镇党委同协会各成员单位开展了以“学党史、明党规、感恩党、跟党走”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推动企业党建工作提质提效。

抓实重点项目建设 服务乡村振兴发展

有了思想指导和奋斗目标,就有了党员干部苦干实干的源动力。

今年以来,杜生镇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坚持项目建设质速并重。今年已审批的新上、续建项目21个,总投资16.7亿元。总投资5亿元的国家电投集团光伏发电项目已获省发改委批复并开工建设;鑫然(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的年产8000吨可降解塑料制品项目已开工;投资1.5亿元的联盛名苑项目已完成挂牌手续,正在加紧施工;沧州华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8亿元建设的年20万立方辐照处理项目正在跑办手续;投资600万元打造的杜生工业园区服务中心已完成前期手续,即将进场施工;杜生镇初中已完成主体工程,继续投资1700万元进行杜生镇初中的二期附属和配套工程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杜生镇在重点项目建设中紧扣“环保+高新”,秉承“放大+共享”的制造理念,下一步谋划建设打造宜商宜业的“云塑科创园”,争取列入省重点项目,目前在谈入驻企业76家,投资额约104.7亿元,技术专利145件;以及谋划建设由荣盛环球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建设约3平方公里,涵盖塑料制品加工产业、物流业、生活服务业、现代旅游业等多元化产业链条的云塑小镇。

同时,杜生镇倾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简化流程,把若干事集合成一件事;优选100名驻企特派员常驻企业、蹲点帮办;建立问题汇聚机制、交办机制、督考机制,24小时受理企业诉求,一般诉求3日内办结。

今年上半年,杜生镇财政收入完成3071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59.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97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54.3%;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56.7%;规上工业产值3.04亿元,顺利实现“双过半”。

在发展经济社会的同时,立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杜生镇今年继续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已开展卫生消杀300余次,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排查人员3万余人次;同时扎实推进疫苗接种工作,设置1个固定点和3个流动点,上半年接种人数超2.2万人次。上半年,全镇植树造林2600余亩,超过15万棵;开展三次集中拆违行动,组织执法队、公安交警、城建、电力、卫生及部分镇村干部累计150余人次,出动车辆及拆违机械20台次,共拆除违建95处,建筑面积2.5531万平米,清运垃圾超2万立方米,腾清用地面积4.655万平米,完成量为100%,已实现台账清零,形成了强力震慑效果。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党和政府有义务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纪烈刚说,今后,杜生镇党委政府将继续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加大各项重点工作的推进力度。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快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大力发展林业,有效优化环境;加快学校、厕改、双代、农村路网等惠民工程进度,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有效开展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危房改造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焚烧秸秆、倾倒污染物等违法行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2021-07-12 ——沧县杜生镇打造“红色经济重镇”探析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8232.html 1 商贸古镇蓄劲力 红色记忆永相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