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祖国文化宝藏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作为沧州地区唯一一家以中医诊疗为特色的三级甲等医院,重视发展中医药事业,注重中医药人才引进及培养,在医院飞速发展的同时,医院中医诊疗水平及中药饮片质量已达到国内顶尖水平。
自古以来,中药作为中医防治疾病的重要武器,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了疾病的治疗效果。目前,中药饮片市场质量参差不齐,品种也是鱼龙混杂,为保障进入医院的中药质优价廉,为了让狮城百姓吃上放心中药,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药学部十分重视中药饮片的质量,从采购、验收、养护等层层把关,确保购进质优药材、精优饮片,保障患者的中医临床疗效。
中药三级质控管理
杜绝假冒伪劣药品
据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药学部主任闫国强介绍,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方面,医院严格评鉴、评估、遴选供应商,确保中药饮片从合法、正规渠道购进,严格按照《中国药典》对企业提供的中药饮片样品,分别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等方法对药材的形、色、气味、大小、质地、断面等进行评鉴,同时对企业的经营资质、生产标准、药材质控、检验、人员配备及配送能力等各方面进行评估,坚持质量第一、同价质优的原则对供应商进行选择,并与供应商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书。
在严把采购关的同时,医院在考察中药饮片市场及供应商生产质控方面下足了功夫。医院领导班子和中药药学部专家团队成立了中药质检小组,定期对饮片市场及采购企业进行考察,到供货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现状、生产流程,明确进货渠道,监督供应商生产质量控制等情况,把中药饮片质量控制贯穿落实到每一个环节。
当前中药饮片市场比较混乱,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现象时有发生。为了保证药品质量,医院中药学部建立“三级质控管理制度”,由中药学部主任闫国强和副主任李宝芬带队成立的中药质控小组,对购进医院的饮片批批验收,严格把关,杜绝假药、劣药入库;中药房、煎药室、制剂室使用中药饮片时对所进中药饮片做到随到随检,从药品质量、炮制、包装上进行重点检查;医院分管院长、中药学部主任每月定期到各部门巡视查看中药质量,通过严格验收管理并形成制度化、常态化,以提高中药饮片质量和服务水平。
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饮片全部符合药典规定,没有伪劣品。个别药店或医院片面追求药材外观好看,导致药材经销商用硫磺熏药材,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要求供货商一律不许用硫磺熏药材,保证药材的内在质量。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中药质量也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信赖和好评,中药饮片已然在沧州地区乃至全国成为中药业界的一面旗帜,有着深远的影响力。“药材好,药才好”,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严把饮片质量关,坚持使用高品质的道地药材,用实力打造着身边的中药品牌。
优秀中药人才团队 荣获全国大赛一等奖
地道的中药饮片来自于过硬的专业技术。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中药药学部是一个精英团队。中药药学部每年招收硕士都在3名以上,中药房调剂及中药制剂都是本科以上中药专业毕业的人员,现科室有国家级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3名、省级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10余名。
中药比武 多项大赛获奖
中药药学部主任闫国强是一名从业近40年的老中药人,也是河北省名老中医经验继承老师,在中药鉴别、炮制、中药制剂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在同行业中有较大的影响力。他带领的团队向来以管理严格、业务知识精湛受到同行业一致认可。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中药药学部发展成为了河北省重点专科,但他丝毫没有松懈,而是更加注重人才储备,采取多种形式培养中药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科室学习氛围浓郁。
2020年10月,在中华全国总工会举办的“中新药业杯”全国中药传统名堂职业技能竞赛中,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代表队张树旺、杨美娜、刘爱朋在同仁堂、胡庆余堂、扬子江药业、国药集团等37家知名中药企业、医疗机构的技术能手中脱颖而出,分别以第一、第二和第六名的成绩,同时获得一等奖,并被命名为大国工匠。今年张树旺同志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也足以证明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业务水平之高。
十几年来,闫国强带领团队,始终坚持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工作思路,师古而不泥古,以理论促发展,以实践增技能,推动中药药学各项工作跨越式发展。这一成绩正是中药药学部推行“笃行思辨,师古推新”工作方法所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
传帮带 中药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为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闫国强注重人才培养,采取多种形式培养中药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他经常告诫大家,医院药学目前处于一个转型期,临床药学逐渐成为业内主流,但不管医院药学怎么转型,保证药品的质量和供给永远是第一要务,中药饮片质量直接影响临床疗效。
中药饮片优劣不能单看含量指标,而应该结合传统经验,因此掌握传统鉴别技能是成为一名优秀中药师必备的技能。学无止境,触类旁通,重视中医理论的学习,是中药药学部的一个特色。中药人员一般都把中药鉴别、炮制和功效作为技能进行学习记忆,但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不仅这些技能是必学项,同时一定要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经典,这样才能有和临床对话的基础,而不能死记十八反十九畏或现代中药药理来理解中医临床用药。闫主任认为记忆每味中药的功效是必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要知道其在方剂中的作用。
言传身教 一生所学倾囊相授
医疗单位受条件限制,不可能购置所有的检验设备,同时品种多流动快也不可能做到用仪器检查,而传统性状鉴别是最为可行可靠的检验方法。针对这种状况,闫国强毫无保留地将多年来中药鉴别的独门秘籍传授给年轻的中药师们。为了提升年轻中药师们的技能,他几乎在每个场合都督促大家学习,只要到了中药房,随手拉药斗,抓起药来就提问,然后就是细致地讲解,从来源、鉴别到方剂都能将中药知识串联起来,中药师们每次都有很大的收获。由于闫主任学识渊博,讲授知识也是风趣幽默,总能把枯燥、复杂的内容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点掌握准确,寥寥数语就能把鉴别要点讲解清楚,因此他每次授课总受到欢迎,只要讲课都有大批的粉丝现场学习。
多管齐下 提高中药鉴别水平
为了提高中药鉴别水平,中药药学部坚持每周集中业务学习一次,每次一小时。为了提高学习效率,科室根据学历、职称将人员分为两组,提前半个月确定讲课题目,每个人都要准备讲课内容,临讲课时进行抽签,这样倒逼每个人都要认真准备。对授课好的人员予以奖励,不好的进行批评并处罚,每次讲完课都要对上次讲的内容进行考试,并公布成绩,通过这些方法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科内每月最少举行一次实操考试,考试形式多种多样,如放到标本瓶中,只能通过外观判断中药真伪优劣,有时所有职工蒙眼通过手摸、鼻闻、口尝来鉴别药材。
科室里会不定期派出人员参加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学习全国各个中药基地优秀的技术、经验和知识,每次都要把老师们的课件用摄像机录制下来,参加培训的人员回到科里也必须进行总结和授课,供大家一起学习。
火眼金睛 严把中药质量关
严把饮片质量关,科室里每个中药人一直在路上。为保证中药饮片的高品质和供给,医院新建了中药饮片库房,干净整洁的环境和必备的中药冷库为中药存储作保障,技术骨干组成了一支精英验收小组,每次来货都要过他们的火眼金睛,在那里没有“差不多”,只有“合格”和“不合格”,在众多商品等级的选择下,只有选货和精品被留下。闫国强特别注重样品的收集,为了收集样品想尽办法,到安国、亳州、荷花池等药材市场,见到特殊样品不管多大代价都要想办法收集,对日常验货过程中发现有问题或一时没有搞清楚的样品也都要留下,和技术骨干仔细研究,直到研究清楚。
弘扬中医药文化 中药以品牌行天下
中药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项目,为了提高职工对中药的辨识能力,在院领导及市财政局的支持下,投资60余万元建设了中药标本室。标本室有腊叶标本400余种,中药材及饮片600余种,成为科室学习的基地,也为我市及其他兄弟单位培养了大批中药鉴别人才,从建成到现在已经接待61批400余人次的参观学习,对提高中药人员的鉴别水平起到了推动作用。
中医药文化普及要从娃娃抓起,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药学部联合医院文化办公室已举办多期中医药宣传亲子体验活动,教孩子们辨识药用植物,认识中药加工常用工具,做香囊,参观中药标本馆,真切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激发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药学部为推动沧州地区中药事业的发展,建立沧州市中药质量控制中心,每年定期组织沧州地区医疗机构中药质量评比活动,在做好自身中药事业发展的同时,带动整个沧州地区中药水平的提升。中药药学部作为三甲医院的重点专科,不论是人员建设,还是硬件设施,亦或是饮片质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着其深远的影响力。中药药学部坚持把好质量关,用实力说话,用行动实践,创中药品牌,让老百姓用上放心的药,疗效好的药,造福一方百姓。
为彰显中医药特色,服务广大患者,方便群众健康保健需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药学部联合中医专家,研究出四季代茶饮、保健酒处方,特别是代茶饮处方受到许多患者的追捧,对慢性咽炎、暑湿厌食等效果显著。同时,医院为了方便患者,在门诊大厅免费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四季养生保健茶,如根据暑湿高温推出的益气化湿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