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16日
第05版:05

高价淘来北大纪念碑及蔡元培纪念碑

我市收藏家李庆功有意捐献

李庆功收藏的北大纪念碑及蔡元培纪念碑。

本报记者 杨金丽 王少华 摄影报道

两座纪念碑

昨天,记者在沧州经济开发区运河文化艺术创业园,看到了我市收藏家李庆功收藏的北大纪念碑及北大师生为校长蔡元培所立的纪念碑。

两座石碑均为汉白玉材质、竖长条状,碑身高2米多,碑顶为尖头,伫立在一起,宛如石材界长身玉立的一对同胞兄弟。每座石碑四面都有字,有的面磨损风化严重,字迹漫漶;有的面保存完好,仔细辨认,可得知立碑时的年代背景。

北大纪念碑的正面,镌刻着4个楷书大字“母校万岁”,下面是密密麻麻的楷书小字。通过碑文可知,作者也是北大老师,曾在北大初创时,襄助校长蔡元培办理教务4年。遗憾的是,名字没有留下来。他在碑文中记录了北大创办时的历史背景:“教育与国家有密切关系,东西列强政治修而经济裕,兵农工商各□其精,而国势蒸蒸日上者,以教育普及,人民具高尚之智识,纯洁之道德,持殊之技能也。故欲求国家之与盛,必自广建学校始。”碑文还详细记述了北大与蔡元培:“高校创始于民国之年,首其事者实为平甫蔡公,今届十周年矣……当开办之初,财政支绌,诸多掣肘,又兼风气未开,有疑谤者,有阻挠者,有忌嫉而破坏者。卒排万难而组织以底于成……逐渐扩充,随事建置,校风既日善良,成绩又多优美,于是闻风来学者……络绎不绝,至校舍拥挤不能容乃。”这座石碑的另一面,镌刻的是“敬北大母校十周年纪念碑”,下面的署名是“北大学士刘慰曾题”。不知刘慰曾是否就是撰写碑文的人。其他两面碑刻破损严重,字迹无法辨认。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通过碑文可知,这里纪念的,并非北大成立10周年,而是蔡元培任校长10周年。

另一座石碑的正面,镌刻着“创办母校蔡校长纪念碑”,落款是“北大学士臧家祐题”。另一面刻的是四个楷书大字“教育明星”,下面有立碑日期“中华民国十六年二月榖旦”。另外一侧,是当时北京四存中学校长蠡县斋撰文、北京法政大学学员王慕彭书丹的碑文。另外一面,刻的是“全体学生敬立 教育明星”几个大字。

石碑背后的故事和精神

吸引我们的,不仅仅是石碑,还有石碑背后那一段有关北大和蔡元培的故事和精神,以及那个风雷激荡的觉醒年代。

1916年12月26日,50岁的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

1917年1月4日到校第一天,他的一个细节,令师生们大为震惊:当时,校工们排队在门口恭敬地向他行礼,他一反过去历任校长不予理睬的惯例,郑重其事地向校工们脱帽鞠躬。

向全校师生发表就职演说时,他说:“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的阶梯。”也就是从就任那一刻起,他就像一颗停不下来的陀螺,从此与北大荣辱与共、息息相关。

上任仅1个月,他聘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向国立各大专校务讨论会提出大学改制案;与梁启超等发起成立国民外交后援会,主张与德绝交、宣战;发表《以美育代宗教说》……

他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他引领群星璀璨的教授团,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思想,大刀阔斧进行教育改革,影响了北大,影响了中国学界。

他反对把青年学生弄成“书痴”,主张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综合发展。他说,研究学理必有一种活泼的精神,不学古人“三年不窥园”的死做法。北大汇聚了不同政治倾向、不同学派的学者,开创了学术思想自由的一代新风。

北大历任校长中,他不是首位,也非任职时间最长,却是北大人心目中“永远的校长”。他的一系列改革,一扫北大暮气沉沉的旧局面,呈现出名流云集、学派林立的新景象。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建人,都和北大有关,也与蔡元培有关。陈独秀,是他三顾茅庐请来的文科学长;李大钊,是他任命的北大红楼图书馆主任;张申府,在北大求学、任教,曾担任过他的秘书……电视剧《觉醒年代》艺术地再现了这一幕幕历史。

任校长10年,他先后8次辞职:为抗议张勋复辟提出过辞职,为声援“五四运动”、抗议政府逮捕学生辞过职,为抗议北京政府教育总长干涉司法独立、蹂躏人权辞过职……

但是,他最终没有离去。没有离去的原因,是因为北京大学全校师生的一致恳切挽留。这两座石碑就反映了当时的情景。

从保定高价淘来欲捐献

李庆功说,这两座石碑是2018年他在保定某地看到的。凭直觉感到它们的价值,当即高价买来。后来,他又给每座石碑各配了个底座。他说,北大和蔡元培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这两座石碑,都与北大和蔡元培有关,对研究北大历史、蔡元培先生的一生应该有一定意义,他愿意捐给北京大学。

与常见的石碑不同,这两座碑外表既朴实无华又卓尔不群,体现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

记者初到文创园寻访时,正碰上石碑主人有事。为了一睹石碑真容,我们足足等了一个半小时。等待的过程中,即使隔着大锁和玻璃门,依然被这石碑散发出的独特气韵所吸引。

不知这两座石碑经历了怎样的周折,从北大辗转到了沧州。如今,它们默默伫立,幽光暗敛,仍能让人遥想百年前北大那种纵论天下大势、寻求民族出路、挟裹时代风雷的浩荡学风,以及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那些艰难探索的人们。

2021-07-16 我市收藏家李庆功有意捐献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8849.html 1 高价淘来北大纪念碑及蔡元培纪念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