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16日
第06版:06

盘古王拳代代传

高火花

我最早诞生于一位英雄身上。人们把这位英雄叫盘古,而我只是从这位英雄的行为事迹中衍化而来的一套拳法。普通老百姓叫我盘古拳,武林中人却称我为盘古王拳。

最初发现我的人是南宋末年的一位少年,让我从混沌中走进人世。他不是在少林寺的大雄宝殿发现我的,而是为了收割玉米,在日月同辉的天空中发现的。那天天气晴朗,日月的光芒交相辉映,光芒在一座寺庙前的英雄盘古的雕塑上飞舞。他左手镰刀,右手簸箕,途经庙前,抬头的一瞬发现了我。他举起镰刀和簸箕,粲然一笑,在空中画了个圆。日月的光芒将他照得神采奕奕。

少年将我带到了田间地头,他默默收割玉米。他装下不到10簸箕玉米时,嗒嗒马蹄声传来。一众人马,红边白帽和深青窄袖衫,浩浩荡荡,践踏着他的粮食,嘴里叫嚣着,你们的皇帝跳海而死,天下终究是我们的!

他屏息敛声盯着肆意践踏者,双手早已握拳,骨节分明咔咔作响。我恨!他在心里这样对自己说。然而就在这时,一记马鞭重重地落到他的肩背。我恨!他对自己说,也对最后一个经过他跟前的侵犯者说。他蹲下身子,左手镰刀,右手簸箕,起身,弹跳,飞上侵犯者马背,镰刀刀刃在侵犯者颈处画半圆,下马,簸箕稳稳装着一颗新鲜的头颅。马嗒嗒前进,马背上的无头躯体依旧僵直。马蹄声远去,众人嬉笑声远去。这使他既惊又喜。日月的光芒在他周身飞舞。

后来,他把我带进了扁担,并将扁担做了改良,里面有枪,枪头锋芒锐利。从此,他将扁担改称扁担枪。他还将我带进了耙,又将耙做了改进,柄更重,排丁前面部分尖,下面部分粗,前者可刺,后面可搂。从此,他将耙改称排丁木。再后来,他又把我带进了自制的最满意的器械里,叫乾坤圈,钢铁制作,外面是日,有一圈尖利光芒刀片,里面为弦月,刃处极锋。此日月融合,可刺、可撩、可抹。

他开始长高,头发粗硬,肤色黝黑,肌肉凸起。他带着我在月光下练武,在阳光下比武。后来,他娶了一个生于武术世家的温柔女子。她喜欢他的力量与豪情,他喜欢他的温婉与柔情。不久,他得了一个儿子。儿子在他的教育下,熟练地使用扁担枪、排丁木和乾坤圈。后来,他又接二连三地得到一个又一个儿子。我开始在他的一个又一个儿子身上周游。

他渐渐老了,牙齿老化,咀嚼困难。儿孙们凑到跟前跟他告别,他最后的最后只说,盘古王拳,开天辟地,代代相传!

我和他的子孙们茁壮地成长起来。他的子孙们将我发展为一套拳有十一个部位的拳法。我们虽然经历过沉寂至暗时刻,但依然活了下来。

现在的我,已进入21世纪,带着他传下来的扁担枪、排丁木、乾坤圈等器械,入驻武术学校,也时常去武术基地、中小学校园及世界各地亮相和展示。我也见过不同模样的人,黄头发的人,蓝眼睛的人,黑皮肤的人……

秋天的一个下午,天之苍苍,晴朗无比,日和月的光芒交相辉映。一群六七岁的男孩和十三四岁的少年们在武校的广场上习武,光芒在广场上飞舞。

我知道,这群男孩和少年中肯定有他。他再次变成少年,不认识我没关系,我的心中永远有他。

2021-07-16 高火花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8850.html 1 盘古王拳代代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