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看,这是我的新作品。”最近,家住沧州市锦绣家园小区的刘福荣在向邻居们展示她的新作品。
这是条长1米、宽0.6米的挂毯上面,编织着“建党”“100”字样,中间是手持指挥棒歌唱祖国的女孩,下面是身着五彩服装的各民族人民手牵手图案。刘福荣耗时4个多月,完成了两幅以庆祝建党百年为主题的编织作品,她还带着它们来到北京,在天安门前留下了珍贵而又幸福的纪念。
刘福荣今年66岁,她从十几岁学织毛衣开始,编织就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些年,她创意编织各种花式挂毯,并且把国家发生的大事设计成图案,融入其中。她说,坚持编织,不仅能磨炼意志,还能活动脑子,让自己保持年轻的心态。
构思是编织作品的第一步,也是关系作品呈现效果的关键一步,巧妙的构思是创意与灵感的完美融合。刘福荣编织“中国梦”时,为了找到心仪的文字样式,在报纸上、公交车上、广告牌上……只要看到这三个字,她就立刻拍下来,回家再反复比对斟酌。
心中有了图样后,她就把它们完整地呈现在考勤表上。家里的考勤表是早年攒下的,上面的一个个小格子正好方便她编织画图。现在,考勤表不好找了,她就自己用白纸画格子。她小心翼翼拿起其中一张图纸,那纸张经过反复地勾画已经异常柔软,稍一用力就会破。
刘福荣善于用色,习惯给她的作品配上丰富而又明快的色彩。在编织少数民族人民手拉手图案时,一个人物从头到脚就要运用5种颜色。5股颜色各异的毛线同时绑在一根签子上,混线成团在所难免,无形中给编织带来许多麻烦。刘福荣却打趣道:“毛线也有脾气,都想争着往前跑。你让红线突出了,一会儿黄线就得跟它打仗,我就得给它们劝仗拉架。”
刘福荣编织挂毯、地毯以及各种包和配饰等,50年来没有停过。不知从何时起,编织成为她每日的必修项目,和一日三餐一样不可缺少。
她不仅编织类型多,创作的图案也多种多样。刘福荣平日喜欢看书读报,她就通过编织把国家大事记录下来,包括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宇航员登上太空等大事件。她编织的挂毯还有年年有鱼、骏马奔腾、心心相连、鸿雁高飞……都有美好的寓意。
编织挂毯时,需要把好几股毛线拧成一股来用,一般最小的挂毯也有半米长,要用1公斤左右毛线,现在她已经制作了几百条挂毯。几十年来,她固定到一家毛线店选购毛线。她织得快,用的也多,隔几天就会去选上几卷,买过多少她自己早记不清了,可毛线店老板心里有数,说她买过的毛线1吨都不止了。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刘福荣一边指着她编织的作品,一边高兴地唱着。边织边唱,是刘福荣编织的日常。她说,基本上每个作品,她都能把它给唱出来,用歌曲向别人介绍她的作品,也是一件令她高兴的事。“虽然编织的图案是静止的,可这些形象在我心里都是活的。”她解释道。
刘福荣刚完成了一幅中国人民心连心图样的作品,熨烫好才发现有地方织错了,她又拆了重编。长时间编织,刘福荣的十个手指的指纹都磨没了,而且每日接触纤维,经常因为皮肤红痒睡不着。虽然每天反反复复,可是编织的过程是轻松自在的,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让她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