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19日
第01版:01

天然食品当“零食” “体育场”上减脂肪

——南皮“80后”农家姑娘李友平的养猪经

本报记者 孙 健 本报通讯员 南宝通 张腾飞

炎炎夏日,来到南皮县王寺镇郝五拨村农家姑娘李友平的养殖场,记者看到她正忙着给自己养殖的猪搭配南瓜、红薯等“零食”。看着记者满脸的疑惑,李友平念起了自己的养猪经:“跟人吃饭是一个道理,吃得健康,才能有个好体质。”

李友平家经营着一个小企业,经济条件不错。但这些年,每当吃起猪肉,总感觉不是小时候的味道,于是就动起了养猪的念头。2019年春天,她和丈夫张吉祥去山西出差,在太行山区带回4头家养的野猪,这也成了李友平养殖的“初创团队”。

为了养出好猪,李友平严控“饮食关”,早餐以山药为主料,晚餐则喂小米糠。“山药的适口性好,猪爱吃,不仅能增强猪的消化功能,还可以防治猪冬季拉稀。小米的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李友平说,虽然养殖成本提高了一大截,但这样养出的野猪脂肪含量低,肉质嫩滑,营养价值也要高一些。

在生猪出栏的时间上,李友平也有自己的算盘:“普通猪从出生到出栏6个月左右,喂养饲料最短三四个月就可出栏,但我们始终把品质放在第一位,至少14个月才允许出栏。”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李友平专门拿出30亩地建起“体育场”。她科学规划,每天固定时间让野猪活动起来,充足的运动量燃烧了体内多余脂肪,提高了瘦肉率。“经常运动的猪,抵抗力也强一些,很少得感冒或是肠胃疾病。”李友平说。

3年时间,李友平的养殖班底从4头小猪扩大到了百余头,优质的品质不仅在沧州打开了市场,还远销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如今,李友平又有了新想法,她要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带动当地养猪行业向着高品质迈进。

2021-07-19 ——南皮“80后”农家姑娘李友平的养猪经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8927.html 1 天然食品当“零食” “体育场”上减脂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