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汝汀 通讯员王伟)近日,国家统计局沧州调查队选取32户城镇居民开展问卷调查,详细了解我市居民对减少碳排放、实行低碳生活的看法。整体来看,大部分居民认为低碳生活对减少碳排放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低碳观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
3月15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通过调查,对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25%的居民表示非常关注并了解全面;31.25%的居民表示比较关注、偶尔了解;31.25%的居民一般关注,有所了解;12.5%的居民不太关注,只是听说过。37.5%的居民认为目前已有较多人实行低碳生活方式,已形成氛围;50%的居民认为少部分人实行,就整个社会而言,影响较小;12.5%的居民认为只有极少数人实行,没有形成氛围。
生活中的低碳行为包括哪些?在衣着方面,调查显示,近80%居民选择这两种低碳行为:不铺张、不追求特殊材质衣饰,小件衣物尽量手洗、自然晾晒。同时,适当购买衣饰、适当增加使用时间,做好二手衣物的转卖、捐赠和回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碳排放。在饮食方面,78.13%的居民认为避免食物浪费、不追求名贵食材和高档酒水、不使用一次性餐具、按需采购不囤积食物等低碳行为,已经成为自己日常行为的基本习惯和理念。53.13%的居民在购买相同品质的食材时,倾向于购买散装、简装食材,以避免食材包装造成环境污染。在居住方面,70.31%的居民已经有了相当强的低碳意识:购置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住房、装修时使用节能环保材料、采购低能耗电器、节能节水。在出行方面,为了实行低碳生活和应对现在燃油车常态化的限号措施,40.63%的居民购车时选择偏向低能耗或新能源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