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杨洋 记者周洋)“套袋”技术广泛应用于苹果、梨的生长过程中,但给冬枣套袋还真不多见。日前,孟村回族自治县今朝家庭农场内,一排排大棚错落有致地分布其中,棚内一棵棵冬枣树昂首挺拔,树上的冬枣套了袋,白花花一片,像给冬枣穿上了“隔离衣”。
今朝家庭农场是当地大棚冬枣的种植大户,拥有各类温室大棚21个。为进一步打响冬枣品牌,今朝家庭农场在当地农业部门技术指导下,探索引进了新品种冬枣。“新品种具有品质更好、口感更加脆甜、个头更大的优势。”农场负责人张金钊介绍,最初,农场种植了两个棚的新品冬枣,第一次成熟就以其极佳的口感卖到了每公斤25元的好价钱,销往北京、天津等大城市。
如今,这家农场不仅将新品种种植大棚增至5个,还引进了一项冬枣管理新技术——给冬枣套袋。张金钊介绍,果树梨树套的是膜袋或者纸袋,而枣儿套袋则是专门选用的无纺布袋,无纺布袋透气、透光、不透水,可以减少外界污染,使果实表面更加光亮,而且皮更加薄,有效地减轻病虫危害,降低农药残留,是生产高品质绿色冬枣的有效措施。
在套袋过程中,工作人员在树枝上挑选果个匀称,果型美观的标准冬枣进行套袋,套袋的时候还要小心翼翼,否则会把其他冬枣碰掉。经过筛选,平均一棵冬枣树上的套袋率达到50%,套袋数目在300至400个之间。而随着这道工序的增加,冬枣品质不仅进一步得到提升,而且身价也将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