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3日
第08版:08

“快递进村”还需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快递进村”,有助于城乡商品流通、拓展农村消费,促进乡村振兴。国家邮政局明确,至2022年底我国符合条件的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快递”。近年来,各地加快探索“快递进村”的模式,农村市场正成为邮政快递业新的“增长极”。

但记者调研发现,尽管“快递进村”成效显著,“一点就到家”的美好规划,当下仍被村落布局分散、农村快递业务量小、进村成本过高等所阻拦,还需进一步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快递进村,货物上门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罕达汽镇河西村村民杨兰,足不出户,就顺利收到了网购的口罩等防疫物资。如今,很多生活物资,杨兰都是网购,快递员送到家门口。出村时,快递小哥又捎上当地的特产,发往外地。一进一出,河西村与外面的世界有了新连接。

2020年,黑龙江省以邮政快递合作为突破口,开展快递企业设点直投以及邮政快递、快递公司之间、快递交通等合作模式,实现了全省90%以上的建制村有“快递进村”服务,近60%的建制村有3个以上主要快递品牌进村服务。

走进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助农快递服务中心,只见申通、圆通等6家快递企业的上百名快递员正熟练地在自动化分拣设备上分拣快递包裹,一改往日“各自为战”的局面,配合非常默契。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快递网点乡镇全覆盖,直投到村比例超过50%,全国邮政快递业务量达833.6亿件,其中农村地区业务量超300亿件,比重为36%。而2019年,这一占比只有24%左右。

仍面临件量少、成本高等瓶颈

记者调研发现,经过近年来发展,“快递进村”成效显著,但在落地、推广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难点、堵点,想要实现“村村通快递”还有一定难度。

——村落布局分散、业务量少,部分村民寄取快递仍需到乡镇快递点。黑龙江省尚志市鱼池乡新兴村党支部书记金东浩说,因为农村点多、面广、线长、偏远,且快递业务量相对较少,部分快递公司不愿意在农村设快递点。

——快递进村派送成本高,部分已有网点经营亏损,陷入歇业或转让状态。一位快递加盟商表示,由于快递总部给加盟商每个快件的派单费是一定的,加盟商必须严格控制运输、分拣、派送等环节成本。目前每个快件从乡镇下沉到村一级,自己要亏0.3元。而从收件量看,有些村级快递点一天也就收个3到5件,几乎无法生存。

——有的中转点的设置不合理,增加运费和时间成本,存在“以收养派”。京东快递牡丹江绥芬河营业部经理常宽说,现在快递中转点的设置还有优化的空间,有时从绥芬河向北发往鸡西的快递,却要先在东边牡丹江的中转点进行中转,路线上绕了一个大弯,增加运费和时间成本。

优化成本打通“最后一公里”

加快发展农村寄递物流,是推进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释放农村内需潜力的重要举措。流通业尤其是快递业向农村发展是大势所趋。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便利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也能更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

金东浩表示,推进“快递进村”,除了发挥市场作用,还需要在政策层面给予更多扶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交通邮政合作等方式,或者尝试综合多个快递企业设立村落之间的配送点以达到共配模式,把业务、资源、人力汇聚起来,共同管理、经营,消除“最后一公里”堵点。

农村地区物流资源少,常宽认为,快递进村在成本优化方面仍有空间,建议可以由有关部门出资或协调建立联合物流中心,将有限的物流资源加以整合,形成集聚效应,提升区域内整个行业整体效率;在农村增加快递分拨点,使邮路更加合理。

黄迈说,由于“最后一公里”存在梗阻,要使快递进村长远可持续,就要推动快递与当地产业和电商深度融合,使农村由单纯“收快递”向“产快递”“收快递”并行转变,通过多方携手整合共享现有资源,减少和优化快递流通环节,形成良性互动,加快推进快递进村,助力乡村振兴。

2021-07-23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9460.html 1 “快递进村”还需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