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02日
第07版:07

为民办实事 当好“螺丝钉”

安进秋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要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替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增福祉,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获得真真切切的好处。

办实事,重点在“办”、要害在“实”,关键因素还是党员干部自身建设。要知道,党员干部行动上的自觉,源于思想上的觉醒、政治上的坚定、精神上的升华。在党的百年历史中,涌现出无数务实担当、无私奉献、为民服务的优秀共产党人,无论是张思德、雷锋、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还是李保国、黄文秀、黄诗燕……一个个闪光的名字背后,是一个个感人的为民服务的故事。他们,就是9100多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共产党人的代表。一名党员干部,不管你岗位在哪里,也不管你职位高低,只要尽心尽力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正确行使手中权利,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就是做好了自己分内之事。要发扬“钉钉子”精神,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惠民政策,让好政策取得好效果、好举措带来好日子。党员干部在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要对自己严一点,把自己看得紧一点,时刻做到心中有纪律、行为有界限,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干好分内工作,不走歪门邪道、不向“糖衣炮弹”低头、不向金钱利益伸手,绷紧思想弦,念好“紧箍咒”,一心一意、全心全意、诚心诚意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用实打实的业绩赢得百姓口碑。

读懂自己是为民办实事的第一步。为民办实事是实践的、具体的、现实的,党员干部为民办实事紧扣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就得对岗位职责、能力范围、本领水平进行全面把控和全盘掌握,同时将群众需求清单、意愿诉求等进行归纳和总结,实现两者比对分析,得出“我能办什么”“群众要什么”,从而正视自我的优劣、特长、水准和目标,始终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勇立潮头、敢于担当,做到矛盾面前不躲避,困难面前不绕行,一心一意谋发展,心无旁骛干事业,在做好分内事情的同时,也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提升,从中学到了新知识,掌握了新技能,进一步提高了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服务群众的本领。

为民办实事不是轻而易举的,而是孜孜追求、攻坚克难的挑战和砥砺。作为基层工作者,在新征程中,为奋斗新时代、奋进“十四五”,提升干事本领、保持持续充电、谨防能力恐慌。在处理问题时,敢于接“最烫手的山芋”、挑“最沉重的担子”,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做解决问题、服务人民、造福群众的行动派和实干家。不能仅仅是看一看、管一管。而是看清楚、管到底。当好“螺丝钉”,为群众多做好事、多办实事,真正使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有温度、有实效,如此,则民心所归,万事皆可成。为群众办实事贵在“持久”。党员干部要经常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始终坚持实干为要,始终把实效摆在重要位置,不断解决好群众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作者单位:河间市卧佛堂镇政府)

2021-08-02 安进秋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0585.html 1 为民办实事 当好“螺丝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