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村“两委”换届以来,孟村回族自治县126个村逐村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以一刻不耽搁的精神状态迅速进入“实干模式”。723名新任村“两委”干部“上马即奔跑,上任就实干”,解决民生、信访、集体经济等方面问题527个,以新面貌展现新风采,办好“开门一件事”。
孟村镇丁庄子村:清塘拓道齐开展,整改效果百姓赞
丁庄子村过去坑塘垃圾遍布,村内道路狭窄易积水,给村民正常生活带来很大困扰。
新任村“两委”班子上任后,立即对村内黑臭坑塘进行清理,组织人工打捞坑塘内的白色垃圾、绿浮萍,先后动用挖掘机和运输车辆,清理土方及垃圾100多立方米,并做到村内垃圾日产日清。随后对村内积水道路进行集中改造,铺设排水管道180米,修建排水口2个。水路疏通后,村“两委”班子一刻不停歇,紧接着协调村民对沿街房屋的私搭乱建集中清理,将村内三条主干道由原来的5米拓宽到近9米。坑塘干净了、积水疏通了、道路宽畅了,群众出行更加方便、环境更加优美,村民高兴地说:“这任‘两委’班子是真为群众办实事、办真事的好班子。”
辛店镇辛店村:东奔西走筹资金,修整水利为人民
辛店村水利设施老旧,道路破烂不堪,致使庄稼无法顺利浇灌,严重影响收成,老百姓怨言颇多。同时,村内排水管网使用多年,因未及时清淤,大部分破损堵塞,对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辛店村“两委”干部经与村民代表商议后,决定跑项目筹资金,把困扰老百姓多年的问题解决掉。
他们积极与镇党委、镇政府沟通,向县农业农村局协调,利用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政策,为辛店村争取整治资金100余万元。村“两委”干部利用一个月时间修缮水泥路面1000余米、清理蓄水坑塘2处、修复小桥涵洞15座、新建坑塘护栏400余米、疏通排水沟1300余米、植树300余株,解决了辛店村庄稼灌溉和村内排水及出行的难题。此外,村里还成立了卫生保洁队伍,设立多个垃圾收储点,定期清理,防止垃圾再次堵塞村内排水管道。如今,辛店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提升,环境明显改善,村民对此称赞不已。
新县镇王庄子村:移风易俗立规矩,把钱花在刀刃上
近几年,王庄子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风气盛行,村民们暗暗较劲,给许多家庭造成负担,有的家庭甚至因为娶媳妇背上几十万元的外债。鉴于这种情况,新任村“两委”干部上任后,首先召集村里红白事大总理集体商讨,在丧事方面作出硬性规定:丧事简办,对于请舞狮、歌舞等铺张浪费行为一律禁止;取消丧事回灵饭。丧事期间大总理有权制止,如有主家不听劝告者,大总理不予操持。如有特殊情况,必须经村“两委”讨论同意后方可稍加变化。以上两条规定确立后,可为村民主办家庭户均节省5000元左右。
在节约费用的同时,村“两委”班子还注重加强指导,在办喜事的烟酒、饭菜和彩礼、婚礼举办等方面提出意见。村“两委”通过村内大喇叭和微信村务群等将以上规定和一系列意见通知给村民。村民表示支持和赞扬。下一步,村“两委”还会制定相应村规解决红白事的其他陋习和弊病,从而在全村形成移风易俗文明之风。
牛进庄乡赵庄子村:干部群众齐上阵,村容村貌大变样
赵庄子村曾是贫困村,在国家扶贫政策和各级党委的支持下,村内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村内环境变得脏乱差,已经成为村民头疼的问题。
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后,多次召开会议讨论解决办法。在新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凝聚一心,会同村里爱心人士共同清扫道路两旁存放已久的垃圾,广大村民也纷纷参与到村庄环境大清理活动中,有的免费提供车辆,有的义务出工,仅用两天时间,就将村内垃圾全部清理完毕。同时,聘请专业施工人员对村内房屋外墙进行粉刷美化,在环村道路两旁安装上路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内道路亮化,方便村民夜晚出行。
现在赵庄子村街道干净整齐,道路两旁民房坐落有序,公共设施焕然一新,环境怡人。群众看到班子团结有战斗力,干什么事情都有信心,全村有了更大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