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04日
第05版:05

那些年轻的身影像一道光

唐铭泽(右)接过荣誉证书

杨帅上台领奖

朱龙帆(中)和医护人员合影

□ 本报记者 尹 超

青春何谓?青年何为?这是每位青年都矢志追求的答案。当奥运赛场上金牌被“00后”狂揽,青春的美好走上了舞台中央。热衷公益、热爱生活,自强、个性、时尚……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好的青春。时代的馈赠、个人的探索,汇聚成青春蓬勃的力量 。

折翼天使 一心向光

7月29日下午, 独臂少年杨帅获得2021年上半年沧州市“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杨帅是沧州市第二中学学生,盐山县孟店乡坊子村人。

小时候的杨帅,也有着美好的童年,但是3岁时的一场变故,让他永远失去了右臂。虽然那时他还小,却也懵懂地知道,他和小伙伴们不再一样。很长一段时间,自卑、害怕、懦弱缠绕着他。看到母亲驼下去的背,爬上脸庞的皱纹,他暗暗和自己较劲:我要努力,给妈妈撑起一片天空。

他走出阴霾,学会了一只手做饭、一只手吃饭、一只手穿衣服、一只手洗衣服、一只手写作业、一只手参加考试……并以优异的中考成绩,考入沧州二中。

陌生的环境,温暖的团体,求学路上,有同学和老师的陪伴,杨帅早已摆脱孤独者的心态。努力学习,担任班长,用智慧和责任散发自己的力量。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自强之星……荣誉接连而来,同学们称他“独臂少侠”。“其实我们都是天使,虽然我的翅膀不完整,但永远都会向着心中那道光飞去。”杨帅说。

救灾一线 全力以赴

接通朱龙帆电话时,她刚结束上午的暑期兼职工作。电话那端,声音温柔而坚定。

朱龙帆是沧州师范学院文学院2019级书法学二班的学生,家乡在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

河南遭受暴雨袭击时,正值朱龙帆暑期在家。每天打开手机,每一条关于灾情的新闻,都让她坐立难安。朱龙帆的一位叔叔是新乡县一名乡镇干部,该乡镇挨着河堤,受灾比较严重。了解情况后,朱龙帆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志愿服务者行列,为守护家园,奉献自己的力量。

村子离朱龙帆家不近。当志愿者的那些日子,每天一大早,都是朱龙帆的爸爸送她过去。朱龙帆与同伴们主要负责将救援物资进行收集和分散、安置受灾群众、联系救援队、为救援队提供后勤保障等。

比起救援人员,朱龙帆觉得自己做的这些微不足道。她在医院设立的服务点上,看到过武警官兵泡得发白的脚掌;她在志愿服务现场,每天都能看到不同地方的车辆来来往往,他们是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除了青年志愿者们,还有老人孩子的身影。

累的时候,大家一起鼓劲加油;附近的村民会做好饭给救援人员送到现场,雪白的馒头、香喷喷的包子,有的装在餐盒里,有的放在袋子里,热气腾腾,小卖部店主则一箱箱地送来矿泉水……

“曾经以为只有在电视上才可以看到听到的,当自己身临其境时,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令人动容!”朱龙帆说。从前,在新闻中看到这些画面,总要热泪盈眶,而今自己也成为画中人,只有说不出的温暖和力量在内心滋生。

在志愿服务期间,朱龙帆将自己寒暑假期间勤工助学与兼职攒下来的1000元钱,捐给了新乡市红十字会,为重建家园奉献微薄之力。

不负时光 拥抱生活

前段时间,唐铭泽又获得了一份荣誉——市“战”疫“最美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自大学以来,唐铭泽获得的大大小小的荣誉有30余项,奖学金、优秀班干部,全国竞赛奖项,市、区优秀志愿者称号……

唐铭泽是沧州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2019级学生,热情、开朗。课业之外,她兴趣广泛,参加各种竞赛,几乎每次都能得奖。全国大学生组织能力竞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竞技活动初赛“优秀奖”、大学生计算机二级知识普及挑战赛三等奖、中国高校党史知识竞答大会全国一等奖……对唐铭泽来说,参加各种趣味竞赛,是丰富知识的过程,缓解了专业课程的压力。

唐铭泽闲不住,疫情居家期间,她偶然得知居住地所在社区招募志愿者,就去报了名。“一直想为社会做点事,之前没找到渠道。”唐铭泽家住新华区锦绣观邸小区,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后,成为小区“守门员”,每天早、中、晚准时站在小区东门,测温、登记、科普防疫知识,除此之外,其他时间她也经常去社区逛逛,想着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和社区建立了联系,前两天还领到了一个活动呢!”唐铭泽说。

“00后”的唐铭泽心中的英雄,是保家卫国的军人。别看唐铭泽个子娇小,说话软糯带甜,但她是个从小揣着军人梦想的姑娘。当年一心想考军校,可惜因为身高原因未能如愿。如今想着赶紧把教师资格证和专业相关的证拿下,将来好好为社会作贡献。

侠义心肠 生死救援

没能去河南参加救援活动,高彪很遗憾。那天,群里发信息时,他出门忘带手机了,回来看到信息,高彪马上和队长联系。但救援队已经出发。

24岁的高彪,是沧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员。2018年底加入,如今已两年多。高中毕业后,高彪自己创业,开了一家汽配店,生意不错。热心肠的高彪,乐于助人,一心想做善事。偶然一次,看到沧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的新闻,心头一震,马上搜索救援队信息,加入了救援队微信群。

高彪在群里活跃,慢慢和队员们熟络起来。“救援有非常严格的专业要求,要经过专业培训、考核才能成为正式队员。”高彪说。没经过培训的成员,只能作为志愿者,在岸上进行辅助工作,不能上船、下水,经过培训,成为预备队员,才可以参加专业救援活动。

高彪加入组织后,很快成为预备队员,但因为工作和考核时间几次冲突,仍未转正。“我可能是队里预备时间最长的队员了。”高彪说。

考核时间和工作冲突,高彪会选择工作,但救援任务和工作冲突时,高彪会毫不犹豫选择救援,“放下买卖也得去!救援和其他志愿服务不同,错过了,可能就是生死的离别。所以,只要知道信息,就要去,除非在外地赶不回来。”高彪说。

两年多时间,高彪参加过多次溺水救援,说起来很心酸:“发生溺水情况时,有时等我们赶过去人已经不行了。”生离死别的场景,见多少次都令人伤心欲绝,高彪每次都跟着难受。他希望以后救援速度能快一点,再快一点。

2021-08-04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0957.html 1 那些年轻的身影像一道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