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04日
第05版:05

佟家花园景观带

昔日河滩地 今朝五彩滩

◎沿袭花卉种植传统

◎打造以碧桃为特色的花海景观

□ 本报记者 赵宝梅 摄 影 魏志广

花草树木星罗棋布,绿廊广场交相辉映,亲水平台近在咫尺……紧邻佟家花园村,一幅自然生态的美丽图景吸引了市民——这就是由昔日河滩地打造而来的佟家花园景观带。目前,景观带建设接近尾声,不久将面向市民开放。

佟家花园景观带地处大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一期以北,运河东岸,黄河路南北两侧,紧邻佟家花园村,占地面积约400亩。

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景观带中园路蜿蜒曲折,沿运河打造出了亲水平台,高大乔木栽种已完毕。与百狮园的海棠、生态修复展示区的樱花不同,这里重点打造以碧桃为特色的花海景观,以垂柳、油松、白蜡、栾树、美国红枫等大乔木为背景,以碧桃为主色调,营造出层次分明、绿中藏粉的美丽景致。明年四五月,市民可到这里领略碧桃盛开的醉人风姿。同时,此处还会适当种植月季、暴马丁香、珍珠梅、木槿等花木,保证三季有花。

在佟家花园村,很多村民以经营花木为生。佟家花园景观带因此将保留该村特色,种植各式地被花卉,打造一片五彩花滩。滨水空间主要种植挺水植物及垂柳,营造生态水境之感。

据介绍,广场上将设置景观灯、地埋灯,并在主要游步道一侧布置草坪灯,确保游人的夜间安全。整体景观照明将体现韵律感,并在重要景观节点处打造热烈的氛围。

目前,园路、广场石材铺装基本完成,公共卫生间、庭院灯等基础设施正在加紧施工中。

延伸阅读

佟家花园的由来

据记载,佟家花园原名南花园,在明代中期已有花木种植,是历史悠久的花卉生产基地。那时,这里“碧竹千竿,林木翳如”,四时“游履相错”,素有“河曲公园”的美誉。

关于佟家花园村的来历有多个版本,最为著名的一个版本来源于《沧州市地名资料汇编》(1983年版),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当朝国舅佟国章死后葬于此地,守墓者建村并善养花育草,故村名为“佟家花园”。

“佟家花园”名字虽好,但几百年来居住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农民却是终年过着贫苦日子。直到1947年沧州解放,花农们才算翻了身。他们靠养花育树、种菜种粮得到基本温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们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开苗圃、种花卉,发展多种经营,日子逐渐富裕起来。

进入21世纪,佟家花园的花木生产得到更大发展,全村90%以上的农户从事花卉产业,种植面积达300余亩,花卉品种达200余个,花卉远销山东、河南、天津、北京、东北三省等地。市区也在品种繁多的花木点缀下更加绿意盎然、靓丽多姿。

赵宝梅

2021-08-04 佟家花园景观带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0960.html 1 昔日河滩地 今朝五彩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