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021年08月17日
第05版:05

集聚动能 做变局受益者

本报记者 吕 坤

【阅读提示】

“一边海水、一边火焰”的全球经济浪潮下,冰与火的经济胶着正在持续,不少企业猝不及防陷入艰难时刻。

在深陷低谷的时刻,企业更应花些笨功夫,做正确的事、困难的事、长远的事。

没有暖春会一直持续,更没有寒冬不会过去。待到春暖花开那一刻,也是涅槃重生的起点。

A

做“绝不剑走偏锋”的坚毅主义者

也许正是“绝不剑走偏锋”的坚毅,才让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医药行业的风口浪尖上站稳脚跟。2021年上半年的财报数据出来后,公司掌舵人王振刚长舒一口气,如此艰难的处境中,天成药业上半年业绩逆势上扬、大大好转。

随着国家医保局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降价正成为集采的“入场标配”,在最近的第5批集采药品中,药价平均降幅56%,最高降价98%。同时,药品审评制度不断完善、科创板改革等因素,也让传统药企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这背后,降本增效、提升产能、质量把控、产品研发等将成为药企竞争的新焦点。

“越是艰难的时候,越要收紧经营范围,精益求精、心无旁骛地坚守。”在医药行业内摸爬滚打几十年,王振刚始终觉得教训比经验更重要,要顺势而为,把创新和发展作为企业永恒的主题。

天成吃过被原料“卡脖子”的苦,王振刚懂得没有配套产业链的“后院”随时都会“起火”。也就是在这样的低谷中,天成药业把钱花在了“刀刃”上,在打造产业链上下功夫,提升产品竞争力。

2016年,天成药业投资5.8亿元,建设国际标准原料药及中间体生产基地,完成了“原料+制剂”的战略部署;2018年,天成药业又在天津布局自己的药物研究院,致力于创新和仿制相结合的原料药与制剂研究与开发,实现了公司“研发+原料+制剂”产业链的完备;而天成药业在2014年设立的全资子公司道恩药业,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研制高质低价专业抗肿瘤药物的使命,如今已经取得欧盟GMP认证证书,迈出“进军欧洲市场、拓展全球化经营”的关键一步。

至此,天成药业已建成“研发—中间体原料—制剂”的全产业链,形成普药打基础、特色药求利润、高仿药创新药力求长远发展的格局,在大势中成为受益者。

“要么第一,要么唯一。”王振刚说,“国内数千家药企正在经历一场新的洗牌,‘洪水’退去后,留下的已经重生。”

B

寒窗期把“火力”集中在研发上

选择畜牧设备行业,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坐上了“过山车”。

这是沧州市牧疆南北农牧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振在创业之初就懂得的道理,“其实这是一个生命周期很短的行业,肉价波动对我们行业影响很大,许多企业甚至抗不过三五年就销声匿迹了。”

但2012年才成立的牧疆南北,曾在专业比赛中屡次捧回大奖,长期合作的客户都是中粮股份、温氏集团等行业巨头,还在行业内率先推出现代化养殖场建造交钥匙工程,深受用户喜爱的同时也引领了行业新潮流。

就在几年前,公司经历了一次“生死劫”。“2018年公司经营状况非常好,营收达到了创业以来的峰值,但我的一个错误判断却让公司短时间内负债累累,陷入困境。”提起那段往事,王振仍难免自责。

公司上下齐心协力收拾好“烂摊子”后,企业应该怎么往下走成为一道艰难的选择题。在大量细致的市场调研后,王振力排众议,咬牙作出决定——转型,集中公司全部“火力”放在新产品研发上。

研发的突破点就放在动物需求本身,王振称之为“知猪而置”。仔猪出生、断奶、育肥阶段都需要怎样的温度、湿度?怎样做到猪舍与外部环境“隔离”,始终保持适宜的饲养环境?能否让这些移动猪舍不对区域造成污染又能够将粪便等回收利用?能否打造标准化、装配式畜牧设备?

逐个击破的结果就是,牧疆南北将农场建设中的水泡粪道、装配式钢构主体、养殖设备等实现了工厂生产,现场装配的目标,农场建设装配率超过60%,打造了围绕养猪人的完整生态圈,为农场运营者统一标准、统一体系、统一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原来一个5万头的生猪场建设,或许需要数百人同时施工一年才能完成,而牧疆南北推出的快速农场,只需要100人左右施工3至4个月即可完成。”王振知道,在别人不看好的领域里想尽办法活着才有未来,在别人不愿意干的领域里干着困难事,才能成功。

C

20多年只做“一滴油”

在润滑油领域,金属加工用油是“芝麻大小”的一种,极其小众。时至今日,金属加工用油仍然只占润滑油总量的1%,而发达国家的占比则是15%。

这是大型石化企业无暇顾及、小型企业难以完成技术突破的领域,20年前还完全依赖进口。

但就是这不起眼的“一滴油”,却能直接影响精密部件的加工质量,涵盖小到手机大到航空航天的所有金属制造领域。它的背后,是小而纵深的千亿级市场,更是高端制造领域的未来。

张刚,是金属加工用油行业的老兵。技术骨干赶上下岗潮后,张刚把创业方向锚定了这个小领域,在起步即低谷的艰难时刻,他觉得需要做件长远的事。

金属表面在承受过高负荷时会剧烈磨损,添加在金属加工油中、被称为最苛刻的边界润滑的极压抗磨剂则可以防止金属表面擦伤甚至熔焊,其质量直接决定了精密金属部件的质量以及工具的使用寿命。

在创业初期的上世纪90年代,他就把眼光投向了环保。硫、磷、氯是做极压抗磨剂的主要原料,但从环保角度来说,氯和磷会造成污染,所以,他选择硫进行突破。

3年间600多次试验,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在颜色、味道、活跃程度等方面各个击破,成功完成了浅色硫化极压抗磨添加剂,并且生产过程不产生烟尘、废气、废液、废水,无噪音、无污染。

“逆境的时候更要注重研发。”如今,张刚领衔的沧州宏派科技有限公司,再一次完成了免磷化、免酸洗、免皂化的技术突破。“从前的生产是油品、模具等共同发力,如今油品可以对其他环节进行反哺。”张刚说,没有哪一项技术能让人“吃”一辈子,哪怕在谷底,也要守住初心,因为越是小众领域,企业的一小步或许就是行业的一大步。

2021-08-17 本报记者 吕 坤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2062.html 1 集聚动能 做变局受益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