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28日
第3R版:

王娜: 把刺绣当作生活

高 箐 邢 程

当梵高的《星空》遇上了五颜六色的绣线;当世界名作《向日葵》遇见了针尖上的千丝万缕;当《旗袍秀》在一针一线中展现别样魅力……当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相碰撞,便产生了一种不言而喻的别样美。徜徉在刺绣世界15年,王娜用指尖传承刺绣魅力,把传统刺绣玩出新花样。

王娜是黄骅市第三中学的一位美术教师。在王娜的刺绣工作室,靠窗的圆桌上,摆放着五颜六色的绣线以及各种刺绣工具。王娜正全神贯注地用各种绣线在青云纱上绣着一朵华丽的花朵,一针一线,巧夺天工。

谈起与刺绣结缘,王娜说要感谢自己丈夫的姥姥崔玉兰。崔玉兰老人年轻时就擅长刺绣,她经常绣枕套、被单、绣鞋等拿出去卖,以此来补贴家用。从小姑娘时接触刺绣,崔玉兰一绣就是60余年,绣制出了许许多多的作品。

王娜仍记得老人刺绣时的情景:崔玉兰端坐在桌前,手持一根绣花针,飞针走线,动作娴熟,每一针都丝丝入扣,让人有些眼花缭乱。桌子上摆放的刺绣成品图案活灵活现、色彩艳丽,令王娜爱不释手。从那以后,王娜便被刺绣这门传统技艺吸引,走上了刺绣之路。

要完成一幅刺绣作品,首先要绘制底稿,然后进行描底,根据底稿的图案在绣布上用水溶笔进行描图。描底完成后,就要将描好的绣布平整地绷在手绷上。掌握了基本刺绣方法后,王娜便利用自己的美术特长绘制刺绣底稿。“姥姥做得刺绣比较传统,多以富有吉祥寓意的花朵图案为主。”王娜说,后来自己逐渐在刺绣图案中加入了一些现代元素,就连绣线的用色也变得更加大胆,多以撞色为主。“姥姥特别喜欢我做的这些底稿,说看着就新潮。”王娜笑着说。

除了沉醉于刺绣世界中,王娜还利用刺绣做起了服装设计。一块块布料在她的一双巧手设计下,成为一件件别具风格的民族服饰,搭配上各种刺绣图案,更是别有一番韵味。“经常会有朋友来和我借设计好的衣服,作为演出服去参加各种比赛,我心里还是蛮有成就感的。”王娜说,不久前,她设计的刺绣装饰的民族服装,还在沧州市“大斤杯”第五届民间工艺美术精品绝活展中荣获了三等奖。

“这次比赛我还特意将姥姥做的一些刺绣工艺品也带去参展了。虽然姥姥不在了,但是我还是希望她的刺绣手艺和作品能够被更多人知晓。”王娜说,当时崔玉兰老人的作品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欣赏,大家纷纷对老人的刺绣技艺与作品称赞不已。

如今,刺绣对于王娜而言,并不仅仅是一种爱好,而是一种生活。在刺绣世界中,需要精心、细心、耐心,才能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刺绣作品。王娜认为,刺绣不应该只是一个按照底稿加工的过程,而是一个博纳中外艺术营养,饱含审美品位的创造与探索的过程。

“在美术课上,我经常给学生们讲解刺绣知识与文化,也会带着刺绣作品去课堂上展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刺绣、爱上刺绣、传承刺绣。”王娜说,在传承中创新,也是她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2021-08-28 高 箐 邢 程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3306.html 1 王娜: 把刺绣当作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