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28日
第3R版:

接到疾控中心电话该怎么做?

疫情发生以来,不少市民接到过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询问基本信息、健康状况、行动轨迹等内容。不少市民会有疑问:疾控中心为什么给我打电话?个人信息是怎么来的呢?

目前,大部分信息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上级疾控部门或行政部门发送的协查函,包括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一般接触者、重点风险人员等;大数据推送的重点地区涉疫人员名单;对病例或者密接的流调。协查信息发送的时间不确定,有可能是白天,也有可能是凌晨,疾控密接专班人员在收到协查函后,需要立即完成流调或者信息核实工作。

如果你接到疾控中心的电话,可能是你近期与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或者与病例的密接有过接触。疾控中心密接专班人员首先会核实协查函上的内容是否准确、本人是否在辖区内、具体的位置。如果在辖区内,就继续询问您的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现住址、工作单位等)。接下来,要问清楚您近些天的行动轨迹和具体时间、接触了什么人、去了哪里、同行人、同住人等所有可能接触的人。如果被流调人不在辖区内,就要询问他现在的位置,报告给上级疾控部门,由上级疾控部门转给当地疾控部门协查。

接到电话就意味着必须隔离吗?如果是密接或者次密接,会被迅速集中隔离,以此切断传播渠道。如果是一般接触者,疾控密接专班人员会根据情况综合评估暴露风险,判断是否需要隔离或核酸检测。接到电话的市民一定要听从疾控工作人员的建议,加强个人防护,等待下一步的隔离管控或核酸检测等措施。

配合调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作为病例,要按要求主动并如实报告个人健康状况和接触史,包括到过的地方、接触过的人员,不隐瞒、不谎报;作为密接,同样也要如实的告知个人的信息情况,并且尽可能地补充一些病例可能没有精确回忆出的状况,比如接触的时间、方式、是否戴口罩、是否有较长时间或较近距离的接触;同时我们也要对密接开展流调,以便排查次密接,对次密接也是要进行管控的。如果有记不住的信息,建议通过日程表、通话记录、电子消费记录、各类票据等来还原行动轨迹、接触过的人。

市民个人信息和隐私受法律保护,保护个人隐私是每一位疾控工作人员恪守的职业道德,疾控部门会保护被调查对象个人隐私,严格保密,请市民放心予以配合。刻意隐瞒流行病学史造成疫情扩散严重后果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追究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高 菁 韩学敏 整理

2021-08-28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3309.html 1 接到疾控中心电话该怎么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