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左越 美静 玉培)日前,黄骅市民姜梦麟将珍藏多年的12份地契文书捐赠给黄骅市博物馆。这些契约文书记录了当时的土地状况,也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土地政策的变迁。
这些地契文书纸张泛黄破旧,但字迹依然十分清晰,田地的方位、面积等一目了然,日期跨度从1952年到1954年,当时正值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时期。1947年至1951年春,黄骅4216户农民分到了土地,领到了土地房产所有权证,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些存根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农业反哺工业的状态,也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期通过土地改革,很多原本没有土地的农民分得土地后积极努力耕作的状况。
姜梦麟的老家旧城镇大马闸口村是由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但具体在哪个年代合并众说纷纭,而这次在一张土地房产所有权证存根上找到了答案,上面印有大马闸口的字迹。通过这些资料可以得知,刘马闸口、姜马闸口、田马闸口、王马闸口是在1953年合并为大马闸口的。
黄骅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姜梦麟此次捐赠的地契,对研究地区土地管理、区域地界、地名沿革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价值,博物馆将妥善保存并向社会展出,让更多人感受社会变迁,看到黄骅的飞速发展。
据了解,地契文书是过去土地所有权的凭证,一般详细记录了当时土地基本情况,如土地的位置、面积、价格、见证人、签约时间等信息,还有政府加盖的印章等。地契文书是研究地方政治、经济、人文、历史、教育等情况的珍贵资料,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档案价值、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