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1日
第06版:06

“草窝”里种果 手机上“吆喝”

“经营农业,得有自己的想法。”从手机销售转向农业种植,河间农民李会响从零学起,交了不少“学费”后,取得了这个宝贵经验。这几年,任凭别人如何评说,他只走自己的路,不仅特立独行在草窝窝里搞种植,还引进了西梅、红色之爱苹果等稀罕品种,更大胆尝试,在线上吆喝卖果,把几十亩果园经营得红红火火——

本报记者 张梦鹤

草窝窝里结果果

从河间黎民居乡赵召庄村聚祥源家庭农场的地边走过,放眼望去,树下杂草绿油油一片。如果不是地里种的果树枝繁叶茂,还以为这片地块撂荒了呢。

赵召庄的村民经过,不由地感叹:“我说啥吧,别看李会响做买卖在行,种地是真不行。你看这地里都荒成啥样了?这样能有好果子吗?”

农场负责人李会响却不以为然,甚至最近果园的梨子成熟,他还打出了这样的广告——“草窝窝里长出的梨子。”

“你们别担心草和树争营养,它俩吸收的养分根本不在一个土层上。这杂草不仅不会影响果树,还能促进它生长哩。”李会响笑着解密。

原来,这是李会响别具匠心的管理模式,美其名曰“果园生草模式”。

“果园生草,并不是让树下长上草,就不管了。等到这些草长到一定高度时,再用机械除草。几个月后,割落的草腐烂在地里,就成了天然的有机肥。”在他看来,这些杂草是增强果园有机质的好帮手。为此,他特意买了3种割草机,有清理树行的、清理树垄的,还有人工割草的。三法齐下,将这些杂草修剪得跟草皮一样漂亮。

不仅如此,地里有草,就有草荫,夏天地温可以低上几摄氏度。冬天,草甸还是土地的“棉被”,地温可以提高几摄氏度。正是这几摄氏度的差距,就能决定农业的丰收。

“种草的好处还不止这些呐。你看,俺这一片大‘草原’,台风‘烟花’来了,俺们这降雨量达到146毫米,园子里却几乎没有明水。水去哪儿啦?全都顺着草根走到地下啦。”原来,园里穿上“绿皮肤”,草根就像是土壤的毛细血管,将地表的水全都运送到地下涵养起来了。

除了排水,小草还能供水。“一般大田作物,一季需要浇水6次,种草后,俺最多浇3次。而且还是隔行浇水,大大降低了成本。”

“砖家”种植有想法

“一天就清园了,想吃梨的,再约吧。”早晨开园,当天晚上,李会响就打出了闭园广告。没想到,草窝窝里长出的梨,能这么受欢迎。

熟悉李会响的人知道,从2016年开始搞种植,他不过在地里摸爬滚打了5年,时间尚浅。不少人也都纳闷,为啥李会响这么“胡闹”,果园还能经营得红红火火呢?

“搞种植,得有自己的想法,哪能人家说啥,就是啥。”这是李会响这些年摸索出的经验。在打造采摘园之初,考虑种植品种时,他就没有盲目跟风。

“那时,不少人都建议俺种桃,品种也挺新。可俺一打听,这家种了几百亩,那家栽了几千亩。种的人多了,咱搞采摘还有啥新意?”他四处考察,最终引来了西梅、红色之爱苹果、玉露香梨这样的稀罕货。“咱这周边没有种西梅的,红色之爱苹果,大伙儿更是连听都没听过。这种苹果不光皮红,果肉都是红的,谁看都新鲜。”

不过,种“新鲜”也不能盲听盲信。软籽石榴,就是他初期听建议引入的几个新品之一。没想到,怀着期盼种下,当年冬天,就遭遇了低温冻害,全军覆没。

“后来再考察品种,耐寒性就是我们的首选。就算它再新奇,不抗寒,卖到天价,俺也不能种。”考虑到目前农场的采摘期只有7月底到10月底,今年,他还计划引种俄罗斯8号樱桃,优化品种,将采摘期提前到6月。

在种植方式上,更要有自己的想法。别看现在他搞果园生草,2018年,他还学着技术,在果园铺防草布防草。结果,不仅白白花了钱,还闹得土壤高温盐碱,适得其反。

走自己的种植道路,李会响还是有机肥的忠实用户,每年,他都要去青县寻觅粪肥,腐熟好了,再施回地里。

“人们都觉得化肥有劲儿,可那哪有持续性?反而是咱这有机粪肥,能慢慢养地,不断给果树提供营养。”盛夏,狂风刮断了碗口粗的杨树,但他这儿不仅果树坚挺,就连落果也微乎其微。同一时间,有的农户家落果量达到了近千斤。这样一对比,李会响找到了原因,看来是农家肥和果园生草发挥了效力。

与同行间交流,李会响也总是念叨:“生产中,大伙儿都应该有自己的观点,不能对啥技术都盲听盲从。”正因为总直言不讳给人“拍砖”,他还落下了“砖家”的称号。对此,他也是自嘲着一笑而过。毕竟,这些年体会到搞农业的不易,他比谁都希望大伙儿能少走弯路。

种果还得会“吆喝”

点开李会响的快手视频,满目青翠间,几名游客正拿着梨子吃得热闹,让手机屏幕前的观众,都垂涎欲滴,忍不住留言:“还有吗?明天想去呢。”

一条视频,54个赞,35条留言,李会响玩着、笑着就把果园宣传出去了。每天,他都要拍上几个视频,在朋友圈里刷刷“存在感”。

“酒香还怕巷子深呢,更何况咱这没有那么大香气的果品。要我说,会种果,还得会‘吆喝’。不过现在这‘吆喝’,可不是走街串巷那老办法了。互联网那么发达,动动手指,别说咱农场周边了,就连石家庄、北京的,都知道咱农场。”看到视频,顾客纷纷找他买水果,名气顺着网络就打出去了。

不过,他这“吆喝”可不是等到果品要熟了才喊的。

“俺就在果园待着,平常没事,就拍视频,冬天修剪整形能拍,春天园子开花必拍,夏天割草除草得拍,反正只要有空,就拿起手机拍。大伙儿看到咱种植管理的全过程,对咱园子的信任度就有了。买上一回果,回家一尝,基本就成了忠实顾客。”他的算盘打得真响。

不光如此,遇到热情留言的,他还积极互动,顺道圈上一拨“粉儿”,结识了不少素未谋面的朋友。

玩转网络销售,李会响还学会了“饥饿营销”。

他这儿的种植面积只有50亩地,由于绿色种植,产量还有限。不少人吃完了,再想买也没有了,只能等到第二年,果子成熟前,追着他下单。

“这不,去年尝到俺家西梅的顾客,进了8月就一直问我,到底啥时候能吃上果。”看来,9月,这里的果品又要火爆朋友圈。

饶是采摘时间只有几天,在采摘期尾声时,李会响都要留下几棵树上的果,免费赠给前来游玩的顾客品尝。

2021-09-01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3830.html 1 “草窝”里种果 手机上“吆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