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2日
第03版:03

父母对女儿的爱——嫁妆瓷

清代中晚期至民国年间,结婚时把瓷器作为嫁妆陪嫁非常流行,通常包括成双成对的瓷瓶、瓷罐、瓷盖碗等,所绘纹饰大多美好吉祥,俗称“嫁妆瓷”。

在沧州博物馆民俗文化展中,青花瓷喜字罐,以及彩瓷柳树黄莺、钟鼎花卉、人物、红(绿)狮子狗等系列嫁妆瓷均有展示,器形比较丰富,包括瓶、花觚、帽筒、尺瓶、壶、糖罐、花形碗、粥罐、盖碗、油瓶、四节盒、笔筒、观音瓶、盖盒等。

嫁妆瓷的釉色有青花、青花加白、青花加紫、粉彩等,纹饰丰富多彩,有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吉祥图案、花鸟、仕女、婴戏等。到清末民初,大瓶的背面,还有行、草书诗文词句,通常成套成系列制作。一般情况下,嫁妆中的大瓶(掸瓶)都是必有的,其他则视家庭条件而定。富裕的家庭女儿出阁陪嫁瓷器会全一些,一般人家会少一些。

此类瓷器在清乾隆时期是达官贵人家里女儿出嫁时的陪嫁礼品瓷和家庭陈设器,乾隆以后,各代都在烧造,民国时期发展到最高峰,成为普通人家女儿出嫁的重要陪嫁礼品。马元洲

2021-09-02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3957.html 1 父母对女儿的爱——嫁妆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