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娱乐圈的“瓜”应接不暇,多名艺人因违法、失德等事件遭到封杀。中宣部为此印发通知,对文娱领域开展综合治理。网友们一边“吃瓜”,一边也扛起了抵制劣迹艺人的大旗,对娱乐圈失德行为等乱象的整治,掀起了热潮。
娱乐圈一度有个不成文的规则:只要有话题,不管好的坏的,能够提升曝光度、关注度才是关键。有的艺人虽然被骂得“体无完肤”,却依然混迹一线,赚得不亦乐乎。追捧这些艺人的,未必只是他们的“脑残粉”,有些网友明明知道个别艺人的言行令人不齿,却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心态,频频参与他们的话题讨论、搜索相关视频,反而让劣迹艺人的市场越来越大。此次中宣部的重拳,可谓正中要害,从机制上抵制不良行为,加大对违法失德艺人的惩处,禁止劣迹艺人转移阵地复出。这不仅让艺人们不敢擅自制造话题,也能有效遏制违法、失德行为的产生。
“饭圈”当道,一些流量明星才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公众人物,艺人享受众人追捧和天价酬劳的同时,更应格外注重自己的言行。有的艺人凭借自己的影响力频繁直播带货、广告代言,却对产品质量并不关心,甚至明知是问题产品,却依然为了赚钱而大肆宣传。有的艺人在市场的追捧下赚得盆满钵满,而后利用这些资本搞起了不正当的行为……流量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淹没一个人,粉丝们的支持源于对外形或才能的欣赏,而非明星们肆无忌惮的资本,任何违法、失德的行为,都会唤醒国人内心的理性,当理性的正义盖过感性的追捧,就是劣迹艺人自食其果的时候。
同样需要拯救的,是部分粉丝的畸形审美。最近的舆论都在炮轰言行矫揉造作的“娘炮”,真“娘炮”固然有,也有些“娘炮”本身并不娘,他们为了迎合一些粉丝的审美,刻意去夸张地涂脂抹粉、掩饰男儿本色,这恐怕比自然的“娘炮”更令人担忧。还有很多凭借直播出名的“网红”,在镜头前卖疯卖傻、出言不逊,却收获了大量粉丝的关注和模仿,旁观者见了甚至自我怀疑,误以为自己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因此,整治不良艺人和“网红”的同时,有些粉丝的恶趣味也需要自我整治,三观正常的粉丝多了,三观不正的流量才会失去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