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7日
第01版:01

当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店小二”

——黄骅市行政审批局“我为群众办实事”走笔

本报记者 尹君伊 本报通讯员 刘相和

日前,由河北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主办的“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擂台赛第二季比赛落幕。黄骅市代表队经过轮番攻擂,在全省各县(市、区)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最佳代表队”荣誉称号。

“黄骅市代表队的讲述,从80岁以上老年人申请高龄补贴展开,解决了一大批农村高龄、残疾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并成功将‘家门口’的政务服务深化到全天候、高纬度,受益群众从最初1万多名老人到现在48万百姓,真正为百姓办了实事。”和观众李子涵一样,现场许多人都对黄骅的经验做法竖起大拇指。

近年来,黄骅市行政审批局以“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为宗旨,学史力行、深入群众、扎根一线,找准群众办事堵点、难点和痛点,首创“智慧政务+小二跑腿”工作方法,从重点项目到百姓小事,从城市到乡村,为群众提供最便捷的“家门口”服务,有效解决了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和揪心事。

168项政务服务审批“不见面”

“小二小二,我想办理护士执业证书补发。”日前,在黄骅市行政审批局智慧政务大厅内,市民张女士在一台名为“小二”的自动机器人的指引下,自助办理业务。

在这里,10台智能终端设备全天候开放,自动化查询、自助办证、不动产查询打印、云窗办照、税费缴纳等168项业务永远“不打烊”,打破了业务办理的时间限制,实现了“不见面”审批。

政务中心负责人周莹介绍,办事群众通过自助设备申请后,将相关材料放入智能文件柜即可。窗口工作人员会在后台受理,审定材料正确后,由工作人员出证,并将相关证件放入智能文件柜,这时系统会自动发送短信给办事人,通知其取走证件。“这样办理业务太便捷了,节约了大量时间,疫情期间也减少了人员接触。”把材料放入智能文件柜后,张女士只需要回家等短信通知就可以来取证。

据了解,黄骅市通过“运用新技术,解决老大难”的思路,依托河北政务服务网,加快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在全省县级市中首创智慧政务自助服务区,并推出了全省第一个政务服务机器人。针对部分业务办件量大、时间紧、群众办理可能排队拥挤的问题,制作了微信公众号预约、门前取号、网上预约三合一的预约系统,办事群众在具体时间网上预约和实时在线取号。同时,政务中心还把在这里办过的所有证件和网上能够自动查询到的一些证件全部整合,输送到各个窗口,办事人没有携带相关证件,可在智慧档案库中自动查询提取,免去了办事人重复提交材料的环节。

自今年初智慧政务自助厅正式上线运行以来,目前已完成办件2300余件,查询机共查询1100余件,人民日报、新华社、河北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黄骅智慧政务的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 (下转第八版)

2021-09-07 ——黄骅市行政审批局“我为群众办实事”走笔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4398.html 1 当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店小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