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海兴县高湾镇东南村,农田里绿意勃发。生机勃勃的玉米地边,矮下一截的大葱甚是醒目。走近瞧,一垄垄葱苗长势喜人,不远处,几名工人正手持机械,隔着一排排葱,在垄间行进。
“这是忙啥呢?”见有人走近,记者忙问。
“培土。你看,机子走过,葱两侧的土台是不是高了些。土能培多高,葱白就能长多高。”对方介绍。交谈中,记者得知,他正是这片大葱种植基地的负责人,名叫霍广军。
“我看有地方已经开始收葱了,你们咋才培土呢?”
“你说的那是日本葱,做葱干用。我们这儿种的是章丘大葱,还得再培两回土,有个把月就能收了。这个品种以‘高、大、脆、白、甜’著称,主要是鲜食。”霍广军说道。
他说,东南村本没有种植大葱的历史,前两年,看到大田作物种植效益有限,他们特意跑到山东取经,听说章丘大葱收益可观,这才引来试种。
“章丘大葱种植技术成熟,我们也不怕辛苦,有不懂的就开车去看去学,管理上没遇到啥难题。”为了种好大葱,除了从原产地引进苗、肥、药,霍广军和两位合伙人还商量着购入了移栽机、培土机,走上机械化种葱的道路。这样一来,不仅种植管理更加精细规范,还大大节省了人工。
5月栽苗,10月收获,头一年只试种了20亩地,但是大葱长势良好,最好的一根足足有1.2公斤沉,大大鼓舞了他们。
“试验证明,咱们这盐碱地别看旱,只要是有水浇条件,还是比较适合种葱的。而且大葱喜欢生地,这边从来没种过葱,正适合。”让他们觉得省心的,还有大葱的销路。去年,他们都没出去找客商,因为老往山东跑,客商摸着信就来了。
“地头上拉葱,只要一公斤能卖到1.6元,效益就差不了。去年,俺们这亩产达5000公斤,一亩地纯收益5000多元。”
看到大葱里的致富潜力,今年,在东南村“两委”班子的推动下,他们又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将种葱面积扩大到了100多亩地。
“通过推进土地流转,种植大葱,俺村已蹚出一条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子,现在,不管是把地流转出来的农民,还是种葱的农户,收入都提升了。”东南村党支部书记霍广平说,东南村现有1648亩耕地,其中水浇地1200亩。接下来,他们还要通过自发流转、委托流转、土地入股等多样化流转模式,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广大葱的机械化种植,为致富增“冲”劲儿,让兴旺的农业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