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康学翠 本报通讯员 吕丽莉
“包兰英回家了。”这几天,沧县薛官屯乡西合屯村民谈论最多的就是这件事。包兰英是内蒙古人,今年81岁,27年前来到西合屯村,被好心的村民收留。最近在村干部和薛官屯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踏上了回家路。
包兰英有点精神障碍,说话口齿不清,与人交流有些困难。她来到西合屯村时是1994年,村民吴万江为她提供了住处。27年间,邻里乡亲没少嘘寒问暖,提供帮助,村干部也隔三差五探望,送些生活必需品。
去年,吴万江去世后,村干部对包兰英的关心更多了,每隔一段时间就去看望她。“她嘴里总是念叨‘庄头营子’。”村党支部副书记张明启说:“难道这是她老家?”
张明启立刻与薛官屯派出所取得联系,民警们在地图和网络上查找,全国有3个叫“庄头营子”的地方,分别在辽宁、内蒙古和河北,到底哪里是包兰英所说的“庄头营子”?这时,张明启给提供了关键线索:“听口音好像是内蒙古那边的。”
很快,薛官屯派出所民警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梧桐花镇派出所取得联系,并把包兰英的照片提供给对方。翁牛特旗梧桐花镇有个后庄头营子村,民警在村里发布寻亲信息,一位叫李彦的村民看着照片迟疑:“长得很像我走失的姑姑,但是名字不一样。”李彦的姑姑叫李凤荣,多年前走失,一直杳无音讯。
抱着一线希望,李彦一家人驱车来到西合屯村。虽然27载已过,但李彦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对,是我姑姑。”原来这么多年老人记错了自己的姓名。拉着姑姑的手,李彦激动地说:“感谢好心的村民和民警,让我们一家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