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9日
第06版:06

一百多位孤寡老人的女儿

本报记者 张智超 本报通讯员 刘艳菊

刘丽艳慰问孤寡老人

刘丽艳和她的两个婆婆

对孤寡老人的救助,刘丽艳更愿意成为雪中送炭的那一个,而非锦上添花。

10年前,她在网上发出了关爱孤寡老人的倡议,并成立志愿者团队。此后的3600多个日日夜夜里,团队成员从最初的五六个人增加到300多人,100多位孤寡老人找回了家的温暖。

窗外秋雨连连,刘丽艳6岁的小女儿自言自语道:“不知道班奶奶回到宁夏还适应吗?我有点儿想她了……”

刘丽艳一时竟不知该怎样回答才好——这个问题在她心里也装了许久。

84岁的班白花是肃宁县援老志愿者协会帮扶的第一个老人。10年来,刘丽艳每隔两周就会带着孩子前去探望。对她来说,班白花早就是自己的家人了,在小女儿心里更是如此。

相聚与分离

39岁的刘丽艳是肃宁县城关镇东关村人,和朋友在肃宁县博天创业孵化基地经营了一家传媒工作室,也是肃宁县援老志愿者协会的发起人、协会秘书长。

2月6日,春节假期前的最后一个休息日。她从班白花家走出来,心里五味杂陈——

“班妈妈”告诉她,已经和老家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亲戚联系上了,很快,他们就接她回去……

班白花早年嫁来肃宁,老伴去世后,无儿无女的她一直独自生活。这些年,是援老协会的志愿者,让她感到了家的温暖。

“班妈妈”能够落叶归根,刘丽艳打心眼里替她高兴。可一想到路途遥远,这一别也许就再也见不到了,她心里又空落落的。

援老协会成立10年来,这种分别,刘丽艳经历过很多次,每一次都让她百感交集,“说不清高兴和不舍哪个更多些。”

时间回到10年前,那时,刘丽艳还是肃宁县人民医院的一名电梯管理员。

工作中,她总会看到一些老人独自来看病。老人们形单影只、困难无助的样子,让她心疼。刘丽艳便经常主动引导这些老人就医。

那些年,肃宁县相继涌现出一大批爱心团体,有关注困难家庭的,也有救助贫困学生的……这些爱心组织的出现启发了刘丽艳,她也想成立一个专门帮扶孤寡老人的爱心团队。

很快,刘丽艳就在网上发出了倡议,并建起援助孤寡老人QQ群。

可这片好意并没有换来所有人的认同,有人挖苦她:“自己都没活明白,还有闲心管别人!”

刘丽艳也不反驳,再去帮扶老人,就带上对方一起。对方去了几次,每次都揉红了眼窝。

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

在刘丽艳的带动下,同行的人从当初的五六个,增加到300多个,既有肃宁本地的,也有长期在北京、上海生活的。每次组织活动,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先后帮助了100多位孤寡老人。

2014年3月,经肃宁县民政局注册,肃宁县援老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刘丽艳任秘书长。她暗暗许下承诺:做就做雪中送炭的那个人,而非锦上添花。

从那天起,肃宁县先后有100多位孤寡老人的大门上多了一块写着“肃宁县援老志愿者协会帮扶户”的门牌——每半月,志愿者来家里一次;4月,有志愿者带着他们去体检;5月,大家一起到县城逛公园……到了春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孤寡老人的家里就更热闹了。

不仅如此,刘丽艳还为这些孤寡老人发了“帮扶联系卡”,上面印着志愿者的联系方式。

刘丽艳说,有了这张联系卡,孤寡老人一旦遇到困难,能随时联系到志愿者。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正常的生活秩序被打乱了。村庄、小区相继封闭,人们纷纷减少外出,以降低被感染的风险。

“大家闭门不出,年轻人还能在网上买到生活必需品,可那些孤寡老人怎么办呢?”刘丽艳就和协会骨干成员马涛联系当地一家市场的经理刘红凯,组织志愿者为孤寡老人送菜。

今年3月,肃宁县城关镇南赵庄村76岁的杨多花,老伴儿因病去世。老两口无儿无女,只留下杨多花一个人孤独无助。刘丽艳得知情况后,每天都和志愿者来陪伴杨多花,打扫院子、收拾房间,修砌厕所、清除垃圾、添置家具、整修电路……在大家的努力下,杨多花紧锁的愁眉终于舒展开了。

助人者人相助

“与其说是我在帮助别人,倒不如说是大家在治愈我。”刘丽艳常这样说。

2015年6月,又到了志愿者来家里慰问的日子,80多岁的朱敬民开心得像孩子一样——他又能看到“刘丫头”灿烂的笑容了。

当当当,敲门声响了,志愿者来了。可朱敬民却没看到刘丽艳的身影。

他从志愿者口中得知,不久前,刘丽艳的丈夫突然离世,撇下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

朱敬民得到刘丽艳帮助的时间并不长,满打满算也就一年,可他早就把刘丽艳当成了闺女,张口闭口“刘丫头”。

得知情况后,他三天两头给刘丽艳打电话,安慰她要往前看。

那年国庆节,协会组织集体活动,得知刘丽艳也参加后,朱敬民说什么也要参加。一见面,他就攥住了刘丽艳的手:“丫头,一切都能过去!”

在大家的鼓励下,刘丽艳从悲痛中走了出来。

2019年10月,刘丽艳组建了新的家庭,但她对原来公婆的关心并未减少。在协会组织的一次座谈会上,两个婆婆争着夸赞:“丽艳是个好孩子,不光对我们好,对非亲非故的孤寡老人也一样!她不光是我们的女儿,也是100多个孤寡老人的女儿!”

刘丽艳出生在一个党员家庭。从小,她就渴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前段时间,她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要用实际行动践行对老人们的承诺。

不久前,刘丽艳和援老志愿者协会会长冯永生聊天,聊起团队刚成立时,为举办活动找他“化缘”的事。那是冯永生第一次听说这个团队,也是第一次见到刘丽艳。

刘丽艳问:“你当时就不怕我是骗子吗?”

冯永生说:“我从你眼睛里看到了真诚。这10年的故事也印证了这一点,我没看走眼。”

2021-09-09 本报记者 张智超 本报通讯员 刘艳菊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4701.html 1 一百多位孤寡老人的女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