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在一家购物广场上,一名舞蹈老师拦住我们,推销儿童兴趣班课程。我拒绝道:“我和孩子沟通过,孩子并不喜欢舞蹈。”对方却说:“你不让他试一试,怎么就确定他不喜欢呢?”他信心满满地告诉我,“没有我们搞不定的孩子。”
“宝贝,你想不想看动画片?我带你去!我那还有好多玩具,你跟我去瞅瞅呀?”我在一旁看着他“忽悠”孩子,并没有制止,也想“测试”一下,看看孩子是否会被说动。结果,我高估了孩子,他没抵抗住“诱惑”,拉着我的手说:“走,妈妈,咱去看看!”
我被迫跟着他们来到舞蹈兴趣班。进去后,这位老师并没有第一时间介绍他们的课程,而是带着孩子先来到玩具区,让孩子随便挑玩具,孩子兴致勃勃地挑选好后,他却突然把玩具“抢”走,说这些玩具只能用积分币换回家。他指着一位正在跳舞的老师说,积分币是这位老师负责发的。
孩子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偷偷地跟我说:“妈妈,我不想在这儿跳舞。”我说“好”,拉着孩子正要出门,却被老师拦住了:“没事儿,我有办法,交给我吧,我和孩子说。”这次,我直接拒绝了老师的要求。
这名舞蹈老师的行为,着实让我反感。兴趣班,首先是孩子要对它感兴趣,打心眼里喜欢为前提。既然孩子明确地表示他不喜欢舞蹈,就应该尊重他的意见。老师不应该用哄骗的方式“强迫”孩子学习,更不应该为了利益,让兴趣班失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