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11日
第03版:03

十年照顾瘫痪婆婆

——泊头孝顺儿媳李艳俊的故事

本报记者 李智力

“瘫痪了10年的董春兰现在能自己拿勺吃饭了,都是人家儿媳照顾得好。”日前,在泊头市文庙镇剪北村,村民直夸孝顺儿媳李艳俊。多年来,她无微不至地照顾瘫痪的婆婆,勤俭持家,不仅让婆婆的病情有了起色,自己的小日子也越过越好。

2011年,20岁出头的李艳俊和张彦召结了婚。可婚后一个多月,婆婆董春兰突发脑干出血,经抢救后虽然保住了生命,但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刚过门的李艳俊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婆婆的任务。细心的李艳俊把婆婆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知道董春兰喜欢吃水果,她就将水果削成小块一点点喂给婆婆,每天为老人穿衣、喂饭、清理大小便,隔三差五就要给婆婆洗头发、擦洗身上。“婆婆怕冷,夏天空调温度不能调太低,还要时常给婆婆翻翻身……”李艳俊说。

经过几年的悉心照料,董春兰的病情逐渐好转,不仅能和人进行简单交流,而且手指也可以做些简单的动作。李艳俊鼓励婆婆多用手拿东西,从葡萄粒到苹果,董春兰渐渐的不仅可以用手握住,还能把水果送到自己嘴边。

“婆婆很有毅力,一直在配合我努力恢复。”李艳俊说,婆婆能简单自理后,她会放些水果和水在婆婆身旁,自己则抽出时间打扫屋里屋外。天气好的时候,她会推着婆婆出去转转,呼吸下新鲜空气,接触邻里乡亲。

李艳俊公婆家以种地为生,为了给婆婆治病,不仅掏空了家底,还借了几万元的外债,生活非常艰难。

董春兰瘫痪的头一年,因为病情不稳定,丈夫、公公和李艳俊三人轮流照顾。那时,全家就指着地里的收入。一年下来,这点收入除了部分用来还债外,所剩无几。就靠着这点微薄的收入,李艳俊省吃俭用,支撑着全家的生活。“不管有多大困难,可日子总还得过。”李艳俊说。为了给家里增加收入,丈夫张彦召开始外出打工。

婆婆瘫痪后的第二年,李艳俊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婆婆和孩子都要照顾,丈夫担心她一个人忙不过来,有些顾虑。李艳俊说:“家里有我呢,老人和孩子你不用担心,放心去工作吧!”

张彦召外出工作十分卖力,他一开始在村里的企业干活,攒了一些钱后,他买了辆货车,做起了拉货的生意。与此同时,李艳俊的公公也承包了村里的一些土地,李艳俊在农忙时,也会去田里干农活。

有了李艳俊的“后勤保障”,一家人共同努力,每年都能有个大几万元的收入。几年间,不仅还完了外债,还新盖了4间瓦房,添置了一辆轿车,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如今,在李艳俊的精心照顾下,婆婆的身体慢慢恢复,她已经能自己拿着勺子吃饭了,这让全家人都非常高兴。

“婆婆生病时,村里人没少来看望,帮衬我们。”李艳俊说,婆婆的病情逐渐好转,家里的日子也越过越好,李艳俊觉得自己也应该帮着村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只要一有时间,她就帮助清运村里的垃圾,且不要报酬。

在照顾婆婆的十年间,李艳俊很少走出剪北村。其间,家里添了孩子后,也带来了更多生气。

李艳俊照顾婆婆的事迹传开后,她成了家喻户晓的模范儿媳,他们家也成了剪北村的模范家庭,给村里的年轻夫妻树立了榜样。李艳俊说:“谁家还不会遇到一些难事?但好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只要全家和睦,共同努力,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2021-09-11 ——泊头孝顺儿媳李艳俊的故事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4878.html 1 十年照顾瘫痪婆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