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14日
第03版:03

一封普通共产党员 的烽火家书

戴其润捐赠的他祖父戴元毅从延安寄回的家书(复制品)。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市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缅怀革命先烈,追忆英雄事迹,传承革命精神,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6月17日,我市在沧州博物馆举办了《沧州革命史展》。展览开幕以来,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掀起了学习热潮。

在革命史展如火如荼地开展之际,一封新入藏的家书,为展览增添了新的色彩。捐赠人名叫戴其润,现年73岁,捐赠品是一封其祖父戴元毅1946年从延安寄回青县老家的家书(复制品)。当时,戴元毅与家中音讯断绝已近十年。据悉,家书的原件已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并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陈列”中的一件常设展品。

这封家书由一枚信封和六页信纸组成,信封上书为“渤海军区新海县西北李村 王家肉铺收转王福庄 戴家樾收启 延安戴缄 二月一日”,六页粗宣纸印制的竖格红笺纸,有四页是写给“父母亲二老大人”的,有两页是写给儿子戴家樾的。

戴其润先生介绍,他的祖父戴元毅,原名戴元平,1933年与吉鸿昌、任应岐等建立联系,参加革命。1935年,由河北省委彭真、李铁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赴延安。此后,近十年的时间,家人再也没有了他的消息。直到1946年秋,一封写有“延安戴缄”的家书辗转寄回青县王福庄,家里人才知道他还活着。而这时,他的父亲戴重泰已经在两年前,带着对唯一儿子的浓浓期盼与遗憾,离开了人世。新中国成立后,戴元毅跟随党中央到了北京,他先后担任国家纺织工业部行政处处长、中央人民监察委员会高级监察专员等职。在1964年7月20日《示孙女淑敏》的信中,戴元毅要求儿孙们时刻铭记践行“党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就是我家的利益,没有党我家是不存在的,我家的利益是同党的利益一致的”。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封烽火家书,映衬出一个共产党员家庭的家国情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是由无数个家庭的生活经历构筑而成的。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也同样是由千千万万个革命英烈和他们家庭的成员,用鲜血与生命、用苦难和泪水谱写而成的。是什么让先辈们舍小家为大家,在国家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力挽狂澜,铸就新中国的辉煌?是对党的信念与信仰!在新时代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的今天,同样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带领我们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何抚顺

2021-09-14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5031.html 1 一封普通共产党员 的烽火家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