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实施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提升,补齐短板,完善城市功能,守护群众脚下安全。
回应关切,破解急难愁盼。“为群众办实事,关键要突出一个‘实’字。”赵胜勇说,市城管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城市内涝、老旧小区改造、停车难、如厕难、集中供热等问题,妥善解决民生难点。下一步,市城管局将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发挥其技术和融资优势,先期解决低洼区域积水问题,统筹推进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彻底解决“城市看海”问题;开展老旧小区改造“补课”行动,对标全省要求,梳理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存在问题,对已改造和正在改造的小区开展“回头看”、再提升,切实满足群众需求,提升居民居住品质;推进停车设施建设,全市新增停车位2万余个;提升公厕建设和管理标准,年底前全市完成790座公厕改造提升,为市民提供优质如厕环境;做好集中供热保障工作,加强行业监管,在开展供热设施“冬病夏治”基础上,督导加快推进工程建设、设备调试等工作,提前做好供热准备,及时解决群众供暖诉求,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深化改革,提升治理能力。赵胜勇介绍,市城管局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机制为途径,综合运用市场、法律、行政等手段,推动重心下移、权力下放、力量下沉;健全市、区、街、居四级城市网格化管理机制,强化乡镇、街道的管理责任,形成市级主导、县区负责、属地管理、共建共享的城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智慧城管综合平台,构建“全域覆盖、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智慧城市管理新模式,努力做到管理无盲区、事事有人管,真正形成闭环管理,切实把老百姓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解决好。创新城市经营管理模式,借鉴合肥、济南等城市经验做法,采取市场化投资为主、财政投资为辅方式,对交通标志、公交站台、垃圾箱等城市设施进行更新,改变目前设施陈旧、外观简陋、颜色灰暗现状,同时兼容公共导示指示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将城市建筑外观、城市色彩、城市户外广告、城市景观等用“文化元素”进行串联,提升视觉形象,展现运河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