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16日
第07版:07

激发绿色能量 建设美丽沧州

□ 本报记者 郑进超 本报通讯员 郭 鑫

党史学习教育举办专题党课

市人大常委会联动监督第一执法组视察中节能沧州公司

化学实验

公司内部环境雅静

消防应急演练

城镇化公司与中节能沧州公司交流学习

千帆一道带风轻,奋楫逐浪天地宽。中节能(沧州)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雾霾治理一线,认真履行央企社会责任,保证机组安全、环保和稳定运行,全部、及时、无害化处理沧州市区生活垃圾,有效改善市容环境,在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美丽沧州的新征程上,留下自己坚实的足迹。特别是今年以来,公司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及市“两会”精神,积极开展“两转两促三思考”思想大讨论实干大行动,促进公司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树榜样 把发展扛在肩上

今年以来,关乎沧州发展的大事要事连连——“两转两促三思考”思想大讨论实干大行动的开展、市第十次党代会以及市“两会”成功举办,进一步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美丽沧州提供了理论指导、行动目标及信心决心。

中节能(沧州)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积极开展“两转两促三思考”思想大讨论实干大行动,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以及市“两会”精神,为公司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在9月初举办的月度工作汇报会上,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牛国平带领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及全体党员开展“两转两促三思考”思想大讨论实干大行动动员学习,积极探索未来发展目标、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措施。

牛国平指出,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加强自身政治理论知识学习,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无论以前、现在还是未来,都要以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作为公司发展的力量源泉。党员干部要提高道德修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民之所需,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更要培养高尚的品德,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在工作过程中,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把群众的满意度、认可度作为自己工作的准则,积极办好每一件事,遇事不推脱、不推卸,要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敬业务实、精益求精,立足本职工作,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把本职工作做精做透,切实从实际出发,做好每件事情,把好每一关,把环保事业作为人生的第一追求,在工作中不断超越自我。

公司上下掀起学习热潮,大家纷纷向榜样靠拢,特别是运行部门,在新老员工交替的关键时刻,如何培养新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热情,如何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成为中节能(沧州)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新员工进厂培训结束后,在部门培训过程中,运行部采取“师徒制”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师徒制”实现了教学相长。既有利于新员工快速了解岗位知识和公司文化,确保新员工岗位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又加强了员工间的良性沟通和交流,增进了员工之间的感情,能够让他们在短期内快速学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顺利通过考核,此外还可以提高老员工操作的理论水平、提升老员工的道德品质。

在培训过程中涌现出多个“师徒良好情谊、工作互帮共赢”的标杆,增强了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浓厚了竞争好学、团结和谐的公司文化氛围,为公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师徒制 技能传承有力度有温度

闫肖肖是化学部一名经验丰富的女员工,来化学部已经有5个年头了,带了多届徒弟,今年给她分配了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王丹阳。闫师傅和蔼可亲、诲人不倦、以身作则,德艺双馨有目共睹。

对这个刚走出校门、脸庞尚显稚嫩的大学生,闫肖肖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不遗余力帮助她。由于生产一线的工作与办公室的工作有很大差别,夜班与白班交替上,闫肖肖担心刚走出校门的学生不能适应这种工作模式,她在带王丹阳上第一个夜班时特地为她准备了一些零食和热水,怕她工作到半夜的时候饿得难受。因为王丹阳家不在市区,工作期间只能住在单位宿舍,闫师傅怕她初来乍到忍受不了想家之苦,就经常带着王丹阳出去散心,了解她的心理变化,防止产生倦怠心理。

在王丹阳眼里,闫师傅是一个热心、耐心的大姐姐,特别是在培训过程中,一个问题可能会反复问四五次,闫师傅都会耐心解答,从原理分析到实践演练,都会不厌其烦地讲解。在实践环节,闫师傅常常要反复多次爬上3米高的制水车间或7米高的硝化池,只为了让王丹阳能够更好地将原理和实践结合起来,在以后遇到相似问题时,冷静对待,认真思考查找原因,作出正确的处理。这就是闫师傅的工作作风,这种作风也延续到了她的每一位徒弟身上。

在闫师傅眼里,王丹阳是一个踏实认真、任劳任怨的女孩,遇到困难没有丝毫的退缩,而是非常努力地适应这种工作状态,并很快融入进去。“记得第二次跟我上夜班的那个晚上,她困得上眼皮和下眼皮直打架,我以为她会趴着眯一会儿,但让我没想到的是,在去年冬天滴水成冰的环境下,这个孩子竟然出去用冷水洗了一把脸,回来继续工作。我觉得她非常有毅力,工作态度非常积极,很开心能与这样的同事共事。”闫师傅说。

现在,王丹阳在闫师傅的言传身教下成功通过考试,成为了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员工。这是运行部师徒制的一个生动事例,在锅炉燃烧、垃圾仓等各个岗位上一直延续着师徒制度,这种传、帮、带,是工作技能的传承,也是精神的传承,成为中节能(沧州)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

求创新 大力提升人居环境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消费水平日益提高,餐饮业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餐厨垃圾。将餐厨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成为中节能沧州公司创新的方向,并得到了沧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2020年6月沧州市政府与中节能(沧州)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专营权协议,由中节能沧州公司进行沧州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的建设。项目总规模为日处理垃圾200吨,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餐厨垃圾日处理100吨;预留二期每天100吨的设备安装场地。废弃油脂预处理规模每天20吨。目前一期项目预处理系统全部完工且已投运,厌氧系统土建施工完成,其余工程预计9月底前全部完工。

目前公司垃圾处置范围为新华区、运河区、开发区、高新区、沧县、青县、渤海新区。餐厨垃圾日均进厂量可达100吨,其中沧州市餐厨垃圾日均进厂量约90吨,其余地方餐厨垃圾日均进厂量10吨。

中节能沧州公司自投产以来,积极践行央企责任,不断发展壮大,坚持以饱满的热情回报社会,推动沧州市城市垃圾集中收运,使沧州市生活垃圾得到了有效利用,人居环境质量得到了有效改善和提升,切实担负起公益环保的社会责任,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美丽沧州作出积极贡献。在今年剩余的最后几个月,中节能沧州公司将全力以赴,交上一张让大家满意的答卷。

2021-09-16 □ 本报记者 郑进超 本报通讯员 郭 鑫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9284.html 1 激发绿色能量 建设美丽沧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