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没想到,现在农村也用上水厕了,太方便了!”日前,在吴桥县铁城镇杏园高村,村民高文杰难掩心中的喜悦。打开新改厕所的门,他风趣地说:“去年因为外出务工没赶上改水厕,今年终于赶上了。确实干净,苍蝇蚊子都没有了,臭气熏天旱茅房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吴桥县县委、县政府始终将农村厕改作为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并实践了水厕并治“1+X”模式。“1”即一个核心村,依照《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将全县划分为35个片区,每个片区确定一个中心村作为核心村,在核心村建一座村级污水处理站并铺设管网,将核心村农户旱厕改为水冲厕所与生活污水一并接入管网,通过管网输入污水处理站处理。“X”即辐射村,在辐射村农户建立厕所粪污和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池。“+”即把辐射村农户收集的污水,转运到核心村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全县村庄点多、线长、面广,单村建设污水处理站投资过大的问题,破解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难题,曾作为全省典型经验上报农业农村部。
今年以来,吴桥县在完成常住人口全覆盖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外出务工返乡群众新增了1400户改厕任务,目前已全部改造完成,全县改厕数量累计达到4.84万座。同时,35个片区的核心村主、支管网铺设和入户管网连接以及35座污水处理站也已经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我们这个站采用数据控制,全自动运行,配备水质监测系统,每天可处理污水200吨,水质能够达到一级A类排放标准,可直接作为农业灌溉和景观用水。”在曹洼乡前李村村级污水处理站负责人耐心讲解了从原水到格栅、调节槽,再到一二段生物处理、沉淀、过滤、消毒,最后达标排放的全过程。
吴桥县按照“专人管理,快速维修,及时抽取,科学利用”的工作目标,将每座村级污水处理站运营维护、辐射周边村庄农户院内污水收集池和粪液污水转运工作全部承包给运营公司,并建立起“管、收、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长效管护机制。农户可以通过手机APP下单或拨打热线等方式,向运营公司反映抽污需求,每次抽污费用43元,农户只需自行承担20元,剩下23元由财政补贴,最大程度减轻群众负担。同时,农户还可以通过手机APP对服务进行评价,各乡镇定期对运营公司转运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考核,评价和考核结果将成为政府对运营公司进行考核和后期付费的重要参考依据,倒逼第三方提升服务质量。
如今,漫步在吴桥的乡村,臭气污水不见了,房前屋后花木环绕,道路平坦干净,休闲广场上健身设施齐全,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幅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新图景,正在杂技之乡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