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曹广欣 通讯员常琳)今年中秋节,献县十五级乡的“乡贤”响应就地过节政策,在外地过节,没有回家和家人团聚。然而,他们没有失望,十五级乡干部走进“乡贤”代表家中,给他们的家人送去节日的问候。
在付庄村刘玉旺家,乡干部亲切地与他的家人拉起了家常。刘玉旺在北京做床品绣花生意,逢年过节都会自费为全村60岁以上老人发放米、面、油。去年,他组织成立了乡贤“爱心团队”,拿出100多万元,帮助本县贫困户改善居住条件。今年中秋节,他因为疫情防控要求没能回家,还特别委托乡政府代购月饼、食用油等物品,为困难乡亲送上了节日慰问。
小营村的李世成,10多年前,看到家乡因为家庭条件不好而中断学业的学子,当即决定每年为小营村捐款3万元,专项用于资助困难学生和奖励优秀教师。他的捐资助学一直坚持到现在。
尹店三分村乡贤孙英杰在国家提出教育扶贫的号召时,投资400万元在尹店建设了鑫达小学,这让尹店三个村的孩子不用再去5公里以外的村庄上学,保障了孩子们的出行安全。10多年来,孙英杰领导的匠心集团在公益慈善事业方面做的事情数不胜数,先后为灾区、贫困家庭、爱心社等慷慨捐款累计2000余万元。
十五级乡党委书记韩金彪表示,“乡贤”为家乡发展贡献颇多。中秋佳节,除了给“乡贤”代表家庭送去节日的问候与祝福,还要看看“乡贤”家中老人的身体状况以及他们生活中是否遇到困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