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23日
第5R版:

巾帼旗帜刘清扬:改造河山更向前

本报记者 祁凌霄

刘清扬(左三)与周恩来(左二)等在柏林

她敬慕鉴湖女侠秋瑾的爱国精神,13岁捐金环,为海防献出爱国心力;辛亥革命时,她加入同盟会,参加滦州起义;她与邓颖超等人,组织天津女界爱国联合会,投入“五四”爱国运动的洪流,高举“外抗强权,内除国贼”的大旗;她奔南京,赴香港,下南洋,争取陈嘉庚等爱国华侨声援,成功解救周恩来等请愿代表;在欧洲,她和张申府介绍周恩来入党,参加创建两个旅欧(法、德)共产主义小组;她倡导妇女解放,训练抗战女干部千余人,输送大量爱国人士进入解放区……刘清扬,这位祖籍沧州的巾帼旗帜,一生都在救国洪流的潮头搏击。

南下营救周恩来

郭沫若赋诗祝寿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刘清扬听到噩耗一下子就惊呆了。周恩来在“五四”时期就与刘清扬并肩战斗,是她最为崇敬和爱戴的战友。噩耗传来,83岁的老人感觉天塌地陷、一阵晕阙。她喃喃地念着总理的名字,迷迷糊糊挨到天明。据刘清扬的次女刘方清回忆,当时老人特别想再看一眼总理,做最后的道别,但那时她刚出狱、尚在审查时期,没资格参加悼念活动。天亮后,老人拖着病躯,爬下高高低低的楼梯,走过坎坷不平的土路,找到公用电话,颤抖着流着泪嘱咐女婿“一定要代表我向总理告别,替我多看总理一眼……”

时间倒转到57年前。那是1919年9月16日,刘清扬、周恩来、邓颖超等20多名青年,在天津成立了青年进步团体“觉悟社”,出版《觉悟》杂志,以“自觉”“自决”“革心”“革新”的精神,研讨世界新思潮,领导天津学生运动,苦寻强国救亡之路。两个月后,驻福州日军打死焚烧日货的学生和爱国巡警,制造了“福州惨案”。国难国耻当头,“觉悟社”领导天津各界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议游行。结果,24名请愿代表被捕,紧接着反动当局动用武力镇压,并于1920年1月底拘捕了周恩来等4名请愿代表,酿成“一·二九”惨案。

事件发生后次日一早,刘清扬化装南下,向南京学联控诉,动员万余学生上街游行。之后刘清扬又到上海,与全国学联一起,组织3万余人的控诉大会,通电全国要求释放被捕代表。同年4月,刘清扬到达香港,在各学校学生大会上痛斥逮捕请愿代表的反动行径;赴新加坡、马来亚、槟榔屿三岛,冲破殖民当局的阻挠,作报告,开募捐,掀起华侨爱国高潮,得到陈嘉庚等华侨领袖的大力支援。在刘清扬等人的奔走下,经过半年多的斗争,请愿代表被全部释放。

1943年,刘清扬50岁,在重庆的周恩来等人为她庆祝寿辰。革命友谊深似海,周恩来亲自下厨,为刘清扬做了长寿面。郭沫若还赠诗一首,称她是:“慷慨幽燕姐,犹然十五余。登台三寸舌,下笔万言书。意识跨前进,须眉愧不如。行途刚半百,努力莫踌躇。”赞扬和激励之情,溢于言表。

13岁捐金环助资海防

18岁参加滦州起义

刘清扬并没有“踌躇”,在70岁生日那年,她回忆起20年前那场生日聚会,战友们的鼓励还声声在耳。老人满怀感慨,提笔写下四句话:“韶光易逝又廿年,七旬初度犹壮年。踏遍坎坷不平路,改造河山更向前。”

改造旧山河,向前!向前!在13岁或更早时,刘清扬就迈出了探索的步伐。刘清扬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从祖辈开始,她家从孟村迁往天津。她的大哥刘孟扬是清末秀才,做过知县,是《大公报》和《商报》的主笔政,二哥刘乃扬,是《强国报》社长。而在八国联军侵略天津时,这个商人家庭也无一例外地沦落到濒临破产的境地。12岁,刘清扬进入爱国教育家严修创办的严氏女学念书,这种充满文化和新思潮的环境,让刘清扬开拓了眼界,形成改造旧社会的强烈愿望。

一天,大哥刘孟扬拿出一张照片让刘清扬看。照片上是一位手持短刀的年轻女子。女子精干英武的气质一下就把刘清扬吸引住了。刘孟扬说,这是秋瑾烈士,因反清革命而死,是巾帼英雄。这一年,刘清扬14岁,而在头一年,13岁的刘清扬就有一件轰动津门的壮举。那年,天津发起了一场巩固海防的爱国运动。在募捐大会上,国弱必受辱的严酷现实,促使刘清扬当场掏出了全部零花钱,但这些似乎还不够,还没有尽到爱国的心力,她又摘下金指环捐赠给大会。事过一年,刘清扬看到秋瑾的照片,如欣逢前辈知己,做一个秋瑾式的爱国英雄在她心目中明朗起来。她后来回忆说:“秋瑾烈士实是给我指导的第一人。”

4年后,辛亥革命爆发,刘清扬加入同盟会,并在次年1月的滦州起义时,动员大哥在他组织的戏剧界冬赈义演中捐出款项资助起义,同时接受起义成功后运军火到北京、在京起义的任务。起义虽遭失败,任起义部队参谋长的老师白雅雨也牺牲了,但刘清扬在腥风血雨中锻炼成长起来。

建共产主义小组

致力于妇女统战

1961年,刘清扬重新入党。

1927年,白色恐怖时期,形势严峻复杂,刘清扬身体也极差,一度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抗战初期,她多次要求恢复党组织关系,周恩来告诉她,暂时留在党外,以便于做党的统战工作。

刘清扬是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20年8月,她在北京参加共谋社会改造会议时,被推为主持人,与出席会议的李大钊、张申府逐渐熟悉起来。9月,李大钊和张申府在北大图书馆主任室与刘清扬谈话,希望她加入共产党。出于负责的态度,刘清扬表示,对党的认识还不够,没有立即同意。经过几个月的观察和思考,1921年初,刘清扬在张申府的介绍下,在法国入党,二、三月间,又与张申府一起,介绍周恩来入党。随后,他们与后到巴黎的赵世炎等五人创建了中国共产主义小组。一年后,她与周恩来、张申府等四人,又在柏林创建了中共旅德小组。期间,刘清扬与张申府结婚。

回国后,刘清扬辗转于上海、京津、武汉、广州等地,与邓颖超、何香凝等致力于妇女运动工作,并随李大钊赴苏联,介绍中国妇女运动。这段时期,她办报纸,参加进步团体,提出要彻底解放妇女,必须推翻旧社会制度;马列主义应与中国具体情况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等可贵观点。

抗战爆发后,刘清扬离开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孩子,到达武汉。在武汉,她与邓颖超等50名妇女代表参加妇女抗战的统一战线组织,并利用党外身份,取得宋美龄的信任,担任妇女指导委员会训练组组长。她安排秘密党员作为训练组骨干,使训练组成为红色基地。两年多时间里,训练的近千名抗战女干部多数以此为起点,参加了革命。

踏遍坎坷路

万缕慈母情

改造旧山河的道路并不平坦。

在天津博物馆,至今保存着刘清扬在狱中为女儿缝制的两个小书包。书包是双面的,白布底子已经发黄,但两面的红字异常鲜亮。刘清扬的次女刘方清曾深情回忆:20世纪30年代初,“母亲已经有我和姐姐(张立丽,后改名刘方明)两个女儿”,在狱中,“她为我们姊妹俩缝制了两个书包,在书包的一面,分别绣上了‘丽儿’‘玳儿’(乳名),另一面是‘狱中的母亲作。1936.5.9’”。

对于女儿的情感,刘清扬并不仅仅是一针一线密密麻麻为她们缝制小书包,还在于平常灌输她们爱国救亡的精神。1936年1月2日,刘清扬被推举为北平妇女救国联合会主席,她常带着一个六七岁、一个八九岁的女儿到妇救会、女青年学会,为抗战前线将士做卫生药包。刘方清说,一次在中山公园参加文艺座谈会,“她把我抱到椅子上,让我向大家高声说,‘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坐飞机去打日本。’通过孩童之口表达全国老弱妇孺一致抗日的决心。有时坐在清华园宿舍前的广场上,母亲教我们唱抗日救亡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刘方清还珍藏着1937年3月9日的《北晨画刊》,上面所刊登的就是头天刘清扬带姐妹俩参加国际妇女节纪念大会,让女儿和另一女孩登台合唱救亡歌曲的场面。

刘清扬对女儿柔情似水,不忘把对家国大爱的种子撒播到孩子们的心田;对敌人,她义正辞严,泰然若定;对坎坷,她直面而坦然。

据刘方清回忆,1936年2月29日清晨,军警对刘清扬家进行搜捕,未果。几天后,他们逮捕了张申府,又窜到张家,等候傍晚回家的刘清扬。一进门,刘清扬就发现了便衣侦探。她说:我是来找人的。便衣冷笑说:能不认识你?走吧。刘清扬质问:抗日救国犯的什么罪?中国人不该爱国吗?便衣有些尴尬,缓和了口气说,张先生已经在西城侦缉队了,你去跟他对质几句话就回来。刘清扬不理他们,向家人说:别信他们,我是不会很快回来的,你们不必怕,我们为了爱国被捕,又不犯法,迟早是要放我们的。

刘清扬最后被关进陆军监狱。其间,有人把刘清扬叫到办公室说:我是你哥哥的朋友,家务、财产要嘱托的,我可以帮助料理。刘清扬泰然地说:财产是张家的,我无所求。两个女儿,张家可以照顾。如果她们的父母因救国而死,也会有爱国的朋友把她们抚养成人,继承父母遗志。此人听罢掩面落泪。

监狱里,不论男女犯人都被砸上了脚镣,刘清扬也不例外。狱友对她的遭遇表示同情和悲愤,而她却幽默地说,在这里倒是实现了男女平等。张、刘入狱后,我党积极营救,冯玉祥出面主持公道,派人处理。来人给刘清扬做工作说,有人告发你是共产党,只要讲出来受谁指使,保证以后不再犯就没事了。刘清扬理直气壮地说:我受良心指使,干的是爱国运动,如果爱国有罪,那就听便;如果爱国无罪,那就放我,我出去照样干爱国运动。放不放在你,我无罪可认。为爱国而死,是我的光荣。来人一时无言。

在监狱的3个多月里,刘清扬为两个女儿缝制了小书包,红红的字迹,是一位革命母亲对女儿的时刻提醒和伟大的爱。出狱后,刘清扬赴上海参加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当选为常务委员,又开始了抗日宣传、组织游击队、组织爱国人士赴延安等运动,继续走在挽救民族危亡的坎坷路途上。

1977年7月19日,刘清扬逝世,终年84岁。

老人在蒙冤受难时,曾说,离合悲欢都历史,真理均在实践中。

1979年8月3日,刘清扬平反昭雪。康克清在追悼会上致辞:“刘清扬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

人物简介:

刘清扬(1894年-1977年),祖籍孟村牛进庄乡西赵河村。1921年初入党,同年与张申府、周恩来等5人创建旅法(欧)共产主义小组,早期党员、最早的女共产党员之一,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与邓颖超等人成为“中国妇女界的一面女权旗帜”。曾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等职。

2021-09-23 本报记者 祁凌霄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5838.html 1 巾帼旗帜刘清扬:改造河山更向前 /enpproperty-->